工学 >>> 化学工程 >>> 电化学工程 >>> 电池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库 电池相关记录708条 . 查询时间(4.813 秒)
锂硫二次电池作为一种高能量密度锂电池体系, 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介绍了锂硫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目前存在的问题, 总结了锂硫电池碳硫复合正极材料、电解质体系等关键材料以及“多硫离子溶解”关键难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特别是本研究组最近提出了一种可以同时解决多硫离子溶解和稳定金属锂负极的高锂盐浓度“Solvent-in-Salt” (SIS)电解液体系; 最后简要评述了目前各国锂硫电池研究现状并对锂硫...
硅氧化物负极具有来源简单、储锂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等特点, 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本工作采用机械球磨Si和SiO2制备出O:Si原子比分别为0.20, 0.40和0.63的SiOx/C复合材料, 并通过比较3种复合材料的可逆电化学储锂行为, 研究了O:Si原子比对硅氧化物负极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氧硅原子比的提高, 复合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并没有表现出同步提高的趋势. EIS研究结果证实, 过...
铁基和锡基材料是两类颇有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其复合纳米结构是近年来锂电池负极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工作以α-FeOOH纳米带为前驱体, 通过简单的Na2SnO3水解反应以及葡萄糖热分解反应实现氧化铁-氧化锡-碳(Fe-Sn-C)复合纳米带材料的构筑. 与参照样的性能对比发现, Fe-Sn-C复合纳米带不但具有Fe基和Sn基材料的脱嵌锂的电化学活性, 而且具有较小的电荷转移电阻, 因而显示...
高比能量有机系锂-空气电池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其中, 碳基正极的研究是开发有机系锂-空气电池的关键. 本文综述了有机系锂-空气电池碳基正极的最新研究进展, 着重介绍碳基正极的组成部件、构筑组态、双功能催化机制三方面因素及其关联性. 最后, 对当前有机系锂-空气电池碳基正极中存在的问题和后续发展提出建议.
近年来, 锂硫二次电池由于其理论容量高、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及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有望成为下一代储能体系最具潜力的候选者. 但研究表明, 锂硫二次电池在放电过程中产生的中间多硫化物在电解液中极易溶解, 由此引起飞梭效应的发生, 一方面导致了活性物质的损失; 另一方面使库仑效应变低并引起电池循环性能的急剧衰减. 因此, 缓解多硫化物在电解质中的溶解, 抑制飞梭效应的发生可有效地改...
分别以印染废水污泥和生活污水污泥接种微生物燃料电池(MFC-I和MFC-M),以刚果红为模型染料,研究了接种源对MFC同步脱色偶氮染料和产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源对MFC同步降解刚果红与产电性能影响显著.产电方面,MFC-I的启动电压高于MFC-M,但稳定运行后二者最大输出电压差别不大.稳定运行阶段,MFC-M最大功率密度达到29.09 mW·m-2,比MFC-I高2.11倍;阳极极化阻抗(...
本文采用火焰喷涂和涂覆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结构化Pt阴极。采用SEM观察阴极的组织结构,采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法研究了结构化阴极极化行为,探讨了电解质/阴极界面结构对阴极极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解质表面结构对阴极极化性能有重要影响,在温度小于850℃时,结构化Pt阴极极化约为平直界面阴极极化的0.3~0.75倍。
通过热稳定性考察、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循环伏安和充放电测试,研究了三乙醇胺作为全钒液流电池正极电解液添加剂对电化学活性和5价钒电解液热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乙醇胺对电解液的热稳定性有较大的提高,5价钒离子浓度在50 ℃下保存12 h后仍有1.08 mol/L,高于空白电解液的0.16 mol/L.由可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知,三乙醇胺的加入没有改变钒的成键方式.同时,三乙醇胺对正极电解液的...
根据超大功率UPS特征,分析了UPS内部结构特征,总结在工程设计和使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要根据工程类别,使用类型不同的UPS。
新能源汽车电池膜材料目前广泛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 电池膜主要分燃料电池膜(发电装置)和动力蓄电池膜(充放电装置)两类. 随着电池膜材料工艺和技术的迅猛发展, 迫切需要研究膜材料的服役性能和使用寿命.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质子交换膜材料、锂电池隔膜材料和镍氢电池隔膜材料的研究进展, 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工作, 着重介绍了汽车电池膜材料的服役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影响因素及控...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polymer solar cells, PSC)因其柔性、易加工性等特点成为目前新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扫描探针显微技术(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 SPM)在高分辨形貌表征和电特性表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近年来在PSC研究领域的应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利用SPM技术在纳米尺度研究PSC活化层的形貌、相分离、电荷分离、电势分布等的新...
高度有序的TiO2纳米管阵列能够减少界面复合、提高载流子定向传输效率以及增加光散射, 从而使其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纳米管的表面形貌和结构(如长度、壁厚、管直径和管间距)等都会对电池效率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采用阳极氧化的方法, 用甲酰胺(FA)、乙二醇(EG)、少量的水以及氟化铵作为电解液, 成功制备了具有不同粗糙度的TiO2纳米管阵列. 随着FA和EG比例的...
为优化改善燃料电池的整体性能,在自由电解质燃料电池中,考察了五种咪唑类离子液体用作燃料电池电解质时对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氢气为燃料时,在相同电流密度下,电路电压和输出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 > 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 > 氢氧化钠溶液 >> 氯化-1-丁基-3-甲基咪唑 > 溴化-1-丁基-3-甲基咪唑 > 1-丁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以甲烷为...
基于拱形菲涅耳透镜的光学原理,建立了拱形菲涅耳透镜的透镜元棱角、棱高等结构参数的计算模型以及透光率、聚光能流密度和聚焦宽度等聚光性能参数的计算模型;基于空间用拱形菲涅耳透镜算例的计算结果分别进行了平面和拱形菲涅耳透镜的结构参数变化分析及聚光性能参数影响分析。分析了太阳光线横向偏角(0°~2°)和适度失焦等因素对拱形菲涅耳透镜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拱形菲涅耳透镜能够有效减少透镜的聚焦宽度,提高聚光比...
应用传统的无迹卡尔曼滤波(unscented Kalman filter, UKF)算法估计电动汽车锂离子动力电池核电状态(state of charge, SOC)时, 常会出现由于电池模型参数不准确而造成估计误差增大的问题, 该文采用了自适应无迹卡尔曼滤波(adaptive unscented Kalman filter, AUKF)算法解决该问题。AUKF算法是一种循环迭代算法, 可以实时估...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