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冶金工程技术 >>> 有色金属冶金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库 有色金属冶金相关记录199条 . 查询时间(3.85 秒)
利用分子生物学的PCR-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分析技术和PCR-16S rDNA序列分析技术研究了以黄铜矿为主的低品位硫化铜矿中温硫杆菌柱浸过程中细菌种群结构、演替规律及与铜浸出率之间的关系. DGGE电泳图谱共6个条带中有5个条带对应的菌株16S rDNA序列与已知菌?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f的同源性均为98%以上. 用9K固体培养基从柱浸浸出液中随机分离出3个纯菌株的16S rDNA序列...
用合成的双倍焦糖色素模拟糖蜜酒精废液中的焦糖色素,研究了硫酸介质中低品位软锰矿氧化降解焦糖色素的脱色动力学,考察了焦糖色素初始浓度、硫酸浓度、软锰矿用量和反应温度对焦糖色素降解脱色速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焦糖色素的降解脱色速率随焦糖色素初始浓度、硫酸浓度、软锰矿用量和反应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焦糖色素降解脱色动力学模型,其脱色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为24.4 kJ/mol,焦糖色...
粉煤灰酸浸提铝及其动力学     粉煤灰  焙烧活化  提取       < 2009/11/5
对KF为助剂焙烧活化粉煤灰酸浸提铝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粉煤灰焙烧活化和盐酸浸出条件对粉煤灰中铝浸出率的影响及其浸出过程动力学. 结果表明,焙烧活化优化条件为:时间1 h、温度800℃、粉煤灰与KF质量比为20:4. 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2 h、盐酸浓度4 mol/L、液固比4 mL/g的条件下,铝提取率达到92.46%. 粉煤灰烧结产物加热酸浸过程符合收缩未反应核模型,反应级数为0.3718...
95%,浸出液中Fe<5 g/L,硫转化率20%~30%,料浆过滤速度约0.8 m3/(m2×h).
采用回转窑对我国高硫铝土矿进行焙烧预处理,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矿物中硫含量及氧化铝溶出性能的影响,利用SEM和XRD技术对焙烧矿的微观形貌、晶型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对高硫矿脱硫机理和焙烧机理作了探讨. 结果表明,焙烧脱硫处理高硫型铝土矿是可行的,焙烧温度为750℃、焙烧时间为60 min时,焙烧矿中硫含量低于0.7%,达到我国 氧化铝生产的工业要求;焙烧矿在溶出温度220℃、溶出时间60 ...
依据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遵循晶种分解的机理,在自制碳分槽中采用间断碳分的方法,在不添加Al(OH)3晶种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分解工艺条件[分解温度70~95℃,CO2气体浓度25%~60%(j),CO2通气速度0.055~0.167 m3/(h×L)]对高浓度铝酸钠溶液碳酸化分解产品Al(OH)3中Na2O含量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通过提高碳酸化分解温度、降低CO2通气量来调控铝酸钠溶液的过饱和...
研究了不同活化时间、活化方式对云南兰坪低品位氧化锌矿碱法浸出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浸出液NH4Cl浓度2.0 mol/L、NH3×H2O浓度1 mol/L、温度30℃、浸出液与浸出矿样液固比为10 L/g时,未活化矿样浸出90 min浸出率仅为60.08%,而活化90 min矿样浸出90 min的浸出率为69.36%,为可浸出含锌物相的103.97%;先磨后浸的强化效果优于边磨边浸. 不同活化时间...
研究了流化床反应器低温氯化黄铜矿过程,考察了氯气供给量、温度和物料粒度对氯化行为、物料流动状况及反应产物的影响. 结果表明,为使黄铜矿充分氯化,氯气需适当过量;排气氯浓度不应超过0.015%,以避免S2Cl2及FeCl3挥发较多;提高温度可有效降低产物的硫含量,较佳温度为270℃,硫含量可降至2%~3%;物料粘结是温度过高、低熔点共晶软熔所致;物料粒度较大(147~208 mm)有利于流化床呈稳定...
研究了金在碱性硫脲溶液中阳极溶解的电化学行为及动力学. 结果表明,硫脲浓度由0增加至0.2 mol/L时,开路电势由-130 mV移至-280 mV,达到稳态的时间由400 s延长至800 s. 循环伏安曲线上正向扫描时700 mV的电流峰为金的阳极氧化峰,850 mV之后阳极电流急速上升为氧气的大量析出,反扫时220 mV处为溶液中金离子的还原峰. 溶液中加入硫脲使金的阳极氧化峰电势负移了30 ...
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绿色溶剂在有色金属提取与分离中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着重介绍了离子液体在金属及其氧化物的溶解与腐蚀、活泼金属镁铝钛电沉积及黄铜矿湿法冶金方面的应用. 研究工作显示,离子液体的应用可以使冶金反应在室温或接近室温下进行, 可大幅度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 减少环境污染.
在盐酸介质中以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磺化煤油为稀释剂,从钛铁矿与氢氧化钾亚熔盐反应产物的酸解液中萃取分离Fe3+,并利用萃取后的含钛液水解制备二氧化钛. 考察了萃取剂浓度、盐酸浓度、有机相和水相体积比(O/A)和萃取时间对铁萃取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钾系亚熔盐法分解钛铁矿的分解率在96%以上. 萃取率随着TBP浓度及盐酸浓度的增加和O/A值的减小而增大;通过调节萃取条件,萃取率可以达到99...
研究了反应釜中闪锌矿精矿常压富氧浸出过程,得出了最佳浸出条件:精矿粒度<44 mm的大于92%,浸出温度373 K,转速800 r/min,浸出液固比5 mL/g, [Zn]始=0.76 mol/L,酸锌摩尔比H2SO4/Zn=1.27,氧分压pO2=0.3 MPa,浸出时间5 h. 在此条件下,锌的浸出率大于95%. 对锌精矿和浸出渣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闪锌矿等主要矿物的浸出过程以生成H2...
在铝酸钙炉渣最佳物料配比条件下,应用XRD和激光粒度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铝酸钙炉渣体系物相组成、粒度和氧化铝浸出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当温度低于1450℃时,炉渣处于固相反应区,反应速度缓慢,并含有相当一部分的难浸物质2CaO×Al2O3×SiO2,降低了炉渣的自粉率和浸出性能. 当温度在1450℃以上时,炉渣中出现液相,反应速度加快且进行比较完全;炉渣主要物相为12CaO×7Al2...
采用石煤氯化钠焙烧浸出液为原料,研究了驱动压力、料液pH值及钒浓度对钒纳滤浓缩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Cl-在纳滤过程中的行为. 结果表明,在驱动压力10.0~12.5 kg/cm2和pH值5.16~6.15的优化条件下,料液中的钒(V2O5)可纳滤浓缩到35 g/L以上. pH值6.15时,钒的截留率最高,达92%. 浓缩液按沉钒化学计量的2.2倍加入NH4Cl,沉淀得到的NH4VO3经500℃煅烧...
采用高温氧化改性方法,以某铜冶炼厂铜冶炼熔渣为原料,研究了渣中铁组分的迁移与析出行为. 考察了氧化时间、氧气流量与温度对铁组分迁移与析出行为的影响,分析了改性前后渣中物相组成及形貌,测定了磁铁矿相的晶体大小和体积分数. 结果表明,延长氧化时间、增加氧气流量及提高氧化温度均有利于渣中铁组分的迁移、富集、析出与长大,优化条件为温度1653 K、氧气流量7 L/min、氧化时间6 min,在此条件下,磁...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