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科学技术史 >>> 科学文化与科学发展战略 >>>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库 科学文化与科学发展战略相关记录269条 . 查询时间(0.779 秒)
本文从分析艺术记录方式变化出发,分析了读图时代和文本时代的差异性。读图时代的代表是数字艺术,表现网络虚拟空间中,网络的特性使艺术的概念变得十分复杂,在网络中,现实被边缘化,因为它是一种虚拟的世界,由虚拟出发成就了一种秩序,这种秩序本身存在着文化观念,从分析虚拟等新技术所带来的审美变革与影响做进一步深入的理论探索,以及早回应新技术革命给美学理论所带来的挑战。
对于诗与哲学,艺术与科学的文化纷争,柏拉图和青年尼采代表了两种相互对立的立场:一个确立了柏拉图主义的文化观,另一个颠倒了柏拉图主义的文化观;一个基于灵魂从意见到理念的转向,对真理的爱欲建立了从艺术到科学的文化价值等级秩序,另一个则根据对生命的悲观体验,为生活辩护的需要确立了从科学到艺术的文化价值等级秩序。他们对于古代两种文化争执的裁决将启发我们如何来解决现代的两种文化之争。
关洪兄是我北京大学的同学,虽然我们生于同年,但他是我的学长。他作为中山大学物理学教授,不仅讲授现代物理学,还讲授物理学史,并且参与物理哲学的讨论。已经出版的他的那些思想深刻的著作,《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物理学史选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量子力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一个神话——哥本哈根》(武汉出版社,2002年),《空间-从相对论到...
译者前言:这篇访谈录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和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电视节目制作人。他在1992年1月对美国许多特别嘉宾进行采访。本篇是对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的采访记录。译者选取了采访录后面的一部分,以飨读者。
巴黎科学院掠影     巴黎科学院  掠影       < 2013/2/22
巴黎科学院(theParisAcadémiedessciences)的历史可追溯到17世纪初,当时巴黎学界有不少小群体,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梅森(MarinMersenne,1588–1648)的小组,他们定期聚会,并且同当时学界的著名人物,如笛卡尔(RenéDescartes,1597–1650)、伽桑狄(PierreGassendi,1592–1655)、费马(PierredeFermat,160...
科学主义在当代的超越     科学主义  超越  儒家智慧       < 2013/2/22
以儒家文化为视阈对科学主义的局限性进行超越,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敬天”“畏天”思想、与他人关系问题上的“仁道”“恕道”思想和人与自身关系问题上的“以道制欲”思想这三个方面。儒家在这其中确立的天人合一、人我合一和欲理合一的智慧原则对现代人生成充分凸显人文精神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显然具有清明的指引作用。
试论佛教的医学科技观     佛教  医学  科技观  科学史       < 2013/2/22
历史上,佛教与医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佛教经典中含有大量医学方面的内容,医术常常被佛教徒用来作为弘法的工具。佛法与医术可以并行不悖,佛教徒可以学习、研究、应用医术,但不可执着于此、不可以此为生。
炭疽、克隆人类与致毁知识     炭疽  克隆人  致毁知识       < 2007/4/6
在那些被称为科学人文的作家中,英国出生的美国物理学家戴森(F. J. Dyson)是我最为景仰的一位,他在作品中表现出的博学、睿智、理性和人文关怀真是令人百读不厌、常读常新。“九•\u19968X一”事件发生后的某一天,当我重读戴森的《宇宙波澜》(Disturbing the Universe)时,惊讶地发现以前阅读时未曾特别留意的如下一段文字: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书中提及,在建立世...
自20世纪90年代末,西方科技强国加快了人类遗传样本和数据的采集、存储和使用,并致力于构建遗传数据库,从而力争占领21世纪生命科技竞争的制高点。人类遗传数据库的建设引起了一些伦理问题的争论:同意方式和再次同意、隐私保密、样本的归属和分享等,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管理和政策难题。当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批人类遗传样本采集、储存和使用的研发基地,但对建库中的伦理和管理问题的规范严重滞后,缺乏可行的伦理指...
一方面,科学在本性上是归纳的;另一方面,作为科学基础的归纳原理一直没能得到合理的辩护。这是休谟留给我们的经典哲学难题。就该问题的本性而论,只要能找到哪怕一点点确实的理由——无论该理由是多么的微小——来说明在预测未来时,选择归纳比选择非归纳的预测方法更合理,则归纳问题在实质上就算获得解决。本文是寻找并系统地论证这种辩护理由的一个尝试。
大森庄藏,日本在百余年广泛吸收西方哲学之后,第一位运用活生生的日语来作彻底思索的科学哲学家。大森哲学原创性并非某种文化的独特性,而在于对没有东西方之分的普遍问题上。大森哲学的核心问题——知觉问题,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是从柏拉图及亚里士多德以来一直存在的普遍问题。 研究物理出身的大森之所以走向哲学,起因是对量子力学的观测问题的质疑。促使大森走向哲学的是贝克莱《视觉新论》,而维特根斯坦和柏格森...
1905年11月17日,安内莉泽•迈尔(AnnelieseMaier)出生于蒂宾根。她的父亲海因里希•迈尔(HeinrichMaier)是蒂宾根大学的哲学教授。她在哥廷根和海德堡上的中学。1923年中学毕业后,她在苏黎世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哲学、物理学和历史。她的博士论文是在柏林的爱德华•施普朗格(EdwardSpranger)教授指导下完成的,它从历史和哲学的角...
2006年7月20日-21日,我应邀参加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的《中欧文化接触与交流――纪念高本汉学术研讨会》,见到久仰的瑞典汉学家马悦然(Göran Malmqvist)先生,还见到正在翻译马先生著作《高本汉传》的我国瑞典文翻译家李之义教授。他们在会上会下谈到许多高本汉先生的故事,这让我想起两年前在瑞典东方博物馆(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科学家的经济收入     科学家  经济收入       < 2013/2/22
如同女士的年龄一样,个人经济收入属于不该涉及的话题,这是现代社交礼仪中的N项基本原则之一,看那架式,大概也还要坚持N百年不动摇。不过,像个他人隐私的爱好者,历史学家们常将古人的如厕方式、沐浴地点,乃至房中之术,都一一放大,陈列于世人面前,至于个人经济收入,自然也难逃法眼,不在话下。当然,他们讨论科学家们的经济收入,并非真的是出于对他人隐私的爱好,实在是因为这里面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乃至多重的现实...
1949年的中国,由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运动取得了成功,迫使中华民国政府在大陆消退,整个社会将面临鼎故革新、翻天覆地的变迁。起步才几十年的中国科学,则面临机构重组、人员调整和研究方向的改变。在北京从事植物分类学的机构,有胡先骕主持的静生生物调查所和刘慎谔主持的北平研究院植物学研究所,此两所皆有二十年的历史,其成立之初,就以调查中国植物资源,编写《中国植物志》为己任;两所各自皆有宏大的所址,较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