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 外国语言 >>> 俄语 >>>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库 俄语相关记录191条 . 查询时间(1.374 秒)
本文借鉴莫斯科语义学派的集成描写方法对动词语义的多义现象展开研究,立足于句法语义和交际切分的语义功能转换规则对俄语动词падать的相关问题作了层级化的分析,并对其多义的相应语言性能作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描写。本文研究将有益于揭示词义之间差异的本质,为重新识解词汇语义、句子语义开启了思路,同时有助于拓宽理论语义学、句法语义学的研究视野。
认知视角下的俄语修饰语     修饰语  认知       < 2012/3/14
修饰语是对事物或行为的限定语,具有形象性,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在俄语辞格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其它辞格相比,对它的研究一直比较薄弱。本文试图从认知的角度对俄语修饰语的心理机制进行初步的阐释,探讨修饰语产生的认知心理学基础,主要是基于相似联想和邻接联想,希望能丰富修饰语的研究,有利于对它的全面认识和把握。
本文主要对俄语句素和名词短语的概念、类型、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不同的功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同时论述了将这两个概念引进中国俄语语法课堂并进行系统学习的必要性以及将它们与汉语进行对比研究的重大意义和作用。
试论术语研究的辩证法     术语  矛盾  辩证法       < 2012/3/14
辩证法产生于古希腊,最先用于逻辑学和哲学之中,后发展成一种普遍的科学研究方法。辩证思维的方法曾被用于语言研究之中,本本将探讨将其用于术语研究的可能性。本文采取“一分为二”的方法,将术语归纳为7个不同的对立面,即:异—同、主观—客观、民族—国际、静态—动态、一般—个别、个体—系统、标准—偏差。基于这些方面,作者对今后的术语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
中国俄语教育历经了300年, 成绩辉煌, 上世纪50年代是中国俄语教育的大发展时期。当时的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哈尔滨外国语学院(简称“哈外”)的俄语教学是中国俄语教育的生动写照和真实缩影。并为中国俄语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值得我国俄语教育界关注、研究和总结。
语词свобода和вол的观念分析     自由  观念  阐释       < 2012/5/2
俄语свобода与воля都可汉译为“自由”,但它们的区别却是中国学界关注不够,而俄罗斯学界一直探讨的课题。尽管语词воля在当代已经具有了明确的语义和修辞局限性,但仍以某种方式沉淀和体现在当代俄罗斯人的自由( свобода)观念中,构成俄罗斯人自由观念的民族性。论文通过分析俄罗斯人关于свобода和воля的言论、搭配和语体等特点,阐释它们的相互关系、区别、融合与分野,揭示俄罗斯人自由观念...
试论转喻的认知基础     转喻  认知框架  发生机制  显著度  激活       < 2012/3/14
转喻关系存在的前提是存在一个认知框架,并且该认知框架内的两个实体之间具有某种相关关系。人类知识经验的储存方式(呈互相联系的网络系统)、概念与概念间的相互作用的性质(或激活、或抑制),促成了转喻的发生。
预设概念源于分析哲学、逻辑语义学、语言哲学,用以研究句子的真值语义,分析命题之间的各种逻辑关系,描写言语交际的运行机制,被看作句子有真值意义的语义条件,命题逻辑关系的一种特殊类型,言语交际成功的一些语用条件。本文从预设概念的语言哲学渊源、事实预设、语义预设 / 语用预设、预设与词汇语义因素、预设与完成体言语行为尝试动词的意向言语行为意义的关系等五大方面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本文打算从四个方面认识和分析当代语言学研究中的“新功能主义”问题:功能的“目的性用途”、结构功能与语义功能、“功能”的整合以及功能的“标记性”,并将对“新功能主义”的特性加以讨论,对俄罗斯“新功能主义”与西方“系统功能主义”进行一定的对比分析。
作为完整言语行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取效行为长期被边缘化,得不到研究者应有的重视,甚至将其排斥在语言学研究的视野之外,有时又把它与取效效果混为一谈。本文对取效行为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对其实质和内涵进行了阐释和界定,区分了取效行为和取效效果两个概念,并对取效行为的类型及其表达手段进行了翔实的分析,期望这种研究可以从新的视角考察取效行为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本文分析了国内1978—2008年有关俄语标题研究文献,从标题的词汇特点、句法结构、标点符号、语用功能、修辞特点、语体特征、文化与翻译等方面进行综述,总结了目前国内对俄语标题,尤其是报刊标题的研究现状,指出其研究的不足并提出有待研究的问题。
寒暄元交际语在整个交际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寒暄元交际功能概念,探讨俄语寒暄元交际语的语用特征,从而揭示其使用中显示出的一些民族交际意识特征。
本文打算从四个方面认识和分析当代语言学研究中的“新功能主义”问题:功能的“目的性用途”、结构功能与语义功能、“功能”的整合以及功能的“标记性”,并将对“新功能主义”的特性加以讨论,对俄罗斯“新功能主义”与西方“系统功能主义”进行一定的对比分析。
在中俄两国合作不断深入的历史时期, 2009年中国“俄语年”、2010年俄罗斯“汉语年”构成的国际背景促使俄语人才进一步升温。但在传统单一体制下培养的俄语人才已不适应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从内涵、质量、方法等方面加以改革,才能培养出高质量、复合型的实用人才。本文重点以黑龙江大学俄语人才的培养为切入点,对社会需求、人才目标和培养方式等方面加以分析,力争从本质上解决俄语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俄罗斯,从符号学角度研究术语的历史不长,然而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最初仅从语义、语构和语用三个方面研究术语,目前至少增至6个方面,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从符号的产生与发展、符号与事物之间的关系、符号的形式与结构等研究视角。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术语学研究,同时也为相关语言学科的研究提供参考。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