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 >>> 民族学 >>> 民族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0 共查到人物 民族其他学科相关记录10条 . 查询时间(2.945 秒)
白友涛,1963年6月生,男,中共党员;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现任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蒋彬,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南民族地区城镇化、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在《民族研究》等权威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7部。
王清华,研究员,研究方向是民族学与影视人类学。代表性论文有哀牢山哈尼族妇女梯田养鱼调查,彝族羊皮褂的社会文化价值,试论云南哈尼族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哀牢山哈尼族地区自然生态功能、生态服务系统及林权的演变。
和少英,教授,研究方向是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科研项目有西部大开发与云南跨境民族文化的多元发展研究,大湄公河次区域各民族如何迎接全球化的挑战,民族学重点学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杨洪林,研究员,研究方向是民族学与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 科研项目有象征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当代中国人类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对策研究。
郑晓云,教授,研究方向是民族学。科研项目有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及东南亚傣泰民族文化多样性比较研究,红河流域少数民族的文化与生态保护研究,云南农村公共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云南少数民族水文化的国际交流。
李东红,教授。研究方向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主要领域为民族宗教学、西南考古学、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白族历史文化研究。 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云南省十五重大科技攻关课题等科研项目。在《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Asian Ethnicity》、《思想战线》、《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弘道》(香港)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苍洱五百年》等著作8部。
田阡,教授,研究方向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都市人类学。学术论文有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对策,音乐人类学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民间艺术及其传承,返璞归真之美:论民间艺术的人文价值与社会意义等。
何景明,1966年生,重庆市人,贵州大学人文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教授,贵州大学古镇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硕士生导师。2006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英国剑桥大学土地经济系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兴趣为旅游管理,城市管理,土地管理和区域发展等。在国内外发表多篇作品。
张先清,男,福建省永安市人,博士,现任厦门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目前主要从事历史人类学、宗教人类学、博物馆人类学、华南民间文化、民族学理论及南方民族史方面的研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