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杂草防治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人物 杂草防治相关记录53条 . 查询时间(2.57 秒)
浦惠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5年来承担国家863计划1项,省级项目2项,院基本科研业务专项1项。从2007年起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非转基因抗除草剂油菜新种质的创制与研究工作,成功创制了抗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油菜新种质M9、抗磺酰脲类除草剂油菜新种质M342、抗嘧啶水杨酸类除草剂油菜新种质RP-1和抗三唑嘧啶类除草剂油菜新种质RT-1等。其中抗磺酰脲类除草剂...
周凤艳,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领域:农田杂草防治及除草剂药效评价、杂草抗药性机理与抗性进化研究。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 5 项,主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主持制定地方标准2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在《植物保护学报》、《Frontiers in P...
张勇,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领域:杂草防控及除草剂环境评价。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所副所长,省植物保护学会秘书长,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病虫草害防控组组长兼岗位专家。主要从事农田杂草防控及除草剂环境评价研究,在除草剂毒理以及农药环境生态毒理学上有专长。2011年聘为农业部农药登记大田药效试验安徽除草剂技术负责人,先后完成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50...
张建中,男,1963年生,内蒙古武川县人。现任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曾开展和正在开展的工作有:“农田杂草综合治理研究与技术推广”;“除草剂药效评价与风险评估”;“保护性耕作技术研发与应用”;“特色园艺作物品种选育及关键栽培技术研究”。主要科技奖励: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0);自治区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1项;自治区青年知识分子科技创新奖1项;自治区农牧业丰收一等奖3...
郭文磊,山东菏泽人,副研究员,农学博士。现为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创新团队(植物重大灾害预警)专题专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杂草对除草剂抗性机理研究、杂草综合防控技术研究等。
李健,男,汉族,副研究员,山东兰陵人。201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科研方向:农田杂草抗药性,生物源农药创制。所获奖励:[1]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冬小麦田杂草高效防除技术与应用”,2017,第5位;[2]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一等奖“黄淮海区域小麦田杂草精准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2017,第4位。
房锋,男,博士,副研究员。现为植物保护研究所科研管理办公室主任,杂草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农田杂草生物生态学及综合防控研究工作,发表中英文论文60余篇。科研方向:农田杂草生物学,生态学,农田杂草综合治理。所获奖励:[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科学技术一等奖“黄淮海区域小麦田杂草精准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2017.01,第3位;[2]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黄淮海区域小麦田杂草精准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201...
高兴祥,男,汉族,副研究员,杂草研究室副主任。主要从事农田杂草综合防控、除草剂和植调剂应用技术、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与治理、生物源农药的筛选及活性测定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农业部植物生长调节剂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技术负责人,先后主持参加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863计划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农业部重点项目及省地方标准制定项目等10余项,发表中英文论文70余篇。
李美,女,山东省泰安市人,农学硕士,研究员。主要从事除草剂毒理学、除草剂使用技术、农田杂草生物学特性及防控技术研究、农业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与治理、生物源农药的筛选及活性测定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为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杂草学分会委员会委员、农业部除草剂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技术负责人、山东星火科技12396省级咨询专家、山东省农民培训专家讲师团成员。先后主持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
王长方,男,汉族,1963年3月,研究员,现任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室主任,为农业部农药检定所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田间药效和室内活性试验技术负责人。1984年福州农校农学专业毕业;1990年福建省农学院(函授)植保专业毕业;以农药污染监控和农田杂草防除技术为研究方向。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省重大专项专题等课题12项,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参加编写出版编著3本;获省科技进步二...
邱晓红,女,副教授,高级农艺师,中共党员。现任江苏省杂草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植物保护教学、科研和推广工作。
董淑琦,男,中共党员,1980年生,农学博士,山西省应县人。现为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谷子产业岗位专家,山西省杂粮学会副秘书长、藜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物化感作用专业委员会委员。在教学上,先后为本科生承担《作物化学调控》和《生物统计学》等课程,其中《生物统计学》和《作物化学调控》课程获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指导本科生进行科研训练和生产实习,年均指导本科毕业...
周立业,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教授;出生年月:1969年4月;第一参加人身份参加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科尔沁沙地不同生长年限紫花苜蓿的氮素施用水平及土壤特性研究。2014年1月-2016年12月,项目编号:2014MS0315。
张淑艳,女,1964年生,汉族,教授。主要从事草地生态与环境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草地氮的利用、环境效应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主持或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课题10余项。现主持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市校合作项目1项,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参编教材2部。
刘红云,女,汉族,陕西蒲城人,1980年3月生。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研究领域:药用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