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冶金工程技术 >>> 冶金反应工程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人物 冶金反应工程相关记录35条 . 查询时间(2.474 秒)
湛菁,女,湖南汨罗人,工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4年至1998年就读于中南工业大学冶金系本科专业;2001年获得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学位,2006年5月获得有色冶金工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6月留校,主要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06,在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博士后出站。
张宝,男,1971年10月出生,江苏盱眙人,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博士后,韩国KIGAM研究院访问学者。现任中南大学资源循环与环境材料研究中心副主任,共青团中南大学委员会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有色资源再生与利用、环境保护工程等。 张宝教授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杨卫春,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功能材料制备及水污染控制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废水除氟的铁铝硬酸类金属配合作用研究”(51304252)、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纳米磁性铁去除饮用水中砷的应用研究”(2010WK3043)和湖南省有色研究基金项目“铅锌冶炼废水脱氟氯关键技术”(107101157),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有色重金属废水生物法深度...
吕晓军,1977年12月生,男,江西湖口人,工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TMS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轻金属冶金(铝电解理论、工艺与控制)、熔盐电化学及新型功能电极材料。
彭忠东,1969年12月生,男,湖南桃江人,工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有色冶金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有色冶金属金及功能电极材料。参与编著出版学术专著2部,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EI、SCI等收录20余篇。获省部级鉴定5项,申请了30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获授权专利发明20多项。主持完成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湖南省科技支撑计划一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
唐朝波,男,37岁,博士,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1993.7中南工业大学化学系工业分析专业毕业;1993.7-1996.8,株洲硬质合金厂四分厂工作;1999.6,中南工业大学冶金系有色金属冶金专业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9.9-2003.6,中南大学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攻读博士,2003年6月获工学博士学位;2003.8,进入中南大学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
王万林,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博士,中南大学升华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钢铁研究所所长。2000年本科毕业于中南大学冶金工程专业;2003年获得美国犹他大学冶金工程系科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得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学位。师从国际著名冶金材料专家,美国矿物、冶金、材料协会(AIME)主席,Cramb教授。2007-2009,就职于国际知名企业:利洁时(ReckittBencki...
杨声海,博士,教授,博士导师,主要从事有色重(贵)金属湿法冶金、精细冶金与金属有机物高纯材料制备。研究方向:有色金属湿法冶金与高纯材料制备.
张宝,男,1971年10月出生,江苏盱眙人,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冶金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博士后,韩国KIGAM研究院访问学者。现任中南大学资源循环与环境材料研究中心副主任,共青团中南大学委员会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化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有色资源再生与利用、环境保护工程等。
赵中伟,男,汉族1966年9月生。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无污染冶金及功能材料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为:有色冶金过程强化、相似元素深度分离、特殊冶金与材料制备。
刘燕,女,出生年月:1970年8月。政治面貌:中共党员。职称: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1、冶金反应器2、气泡微细化 3、新型氧化镁基脱硫剂。
张廷安,男,出生年月:1960-01。政治面貌:九三学社。教授、博导,院长。主要研究方向:1、多相反应过程动力学以及冶金反应工程学,新型反应器的设计与解析模拟;2高压湿法冶金新技术及新装备:基于钙化-碳化转型预处理中低品位铝土矿生产氧化铝新工艺,基于钙化-碳化转型预处理大规模消纳赤泥新技术,基于分步酸浸的高铁铝土矿全元素生态化利用新技术,基于强化矿物溶出的带搅拌叠管式高压溶出反应器;3、自蔓延冶金...
邹宗树,男,出生年月:1958-11-23。政治面貌:民盟。教授,所长。主要研究方向:1、应用基础研究:冶金传输原理、宏观动力学、反应工程及其在冶金过程解析和优化中的应用。2、应用研究:高炉与非高炉炼铁、转炉炼钢、铁水预处理与钢水炉外精炼、钢水凝固与连铸。
刘承军,男,出生年月:1974年4月。政治面貌:中共党员。教授,副所长。主要研究方向:1、现代炼钢工艺及理论2、特种钢种开发及工艺设计3、冶金渣系设计及辅助材料开发4、冶金固体废弃物高附加值资源化。
姜周华,男,出生年月:1963.10.14.政治面貌:中共党员。职称:教授,职务: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1、特殊钢冶金 2、电渣冶金 3、钢的凝固。所在团队情况:特殊钢冶金团队负责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