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考古学 >>> 中国考古 >>> 中国考古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中国考古其他学科相关记录353条 . 查询时间(3.974 秒)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安徽省主场活动2023年6月9日在安徽省芜湖市启动。启动仪式上发布了人字洞考古发掘25周年成果。
2023年4月4日,记者从新疆拜城县文旅局获悉,由新疆拜城县文旅局牵头组织在该县境内考察的克孜尔乡和黑英山乡交汇处的“墓穴沟”山涧内,发现一处大型古代冶炼遗址,该遗址此前由当地一位文物看护员发现,此次为正式考察,经专家初步考证其年代为清代至民国时期所建。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埂遗址发现一块极为罕见的两面刻有虎纹、卷云纹和飞鸟纹的良渚文化时期的石钺。
“在河南禹州瓦店遗址的西北部偏南处发现龙山文化晚期的大型夯土建筑,平面呈‘回’字形,面积800多平方米,在夯土建筑上发现用于奠基或祭祀的人牲数十具、动物牺牲数具以及其他大量的与祭祀活动相关的遗迹和遗物。通过对瓦店龙山文化遗存的年代学研究,祭祀建筑的开始使用为瓦店龙山文化二期晚段,鼎盛期为瓦店龙山文化三期早段,到瓦店龙山文化三期晚段被废弃,该祭祀建筑的延续使用时间长达百年之久,其主体年代为公元前20...
随着徐阳墓地M15大型墓葬及其陪葬车马坑的清理发掘工作接近尾声,这个历时近10年的考古项目再次给考古人员带来的新思考和新认识。2022年5月30日,徐阳墓地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吴业恒接受洛报融媒采访,介绍徐阳墓地的发现与考古过程,揭开了一段民族融合的历史。一通报警电话,拉开徐阳墓地考古序幕
记者2022年3月22日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经过一年多的考古勘探发掘工作,该院在海珠区南石路28号地块清理出清代炮台和民国监狱等重要遗存。其中,民国监狱确认为民国南石头监狱相关遗存,是广州重要的红色革命史迹。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20年12月起在地块范围内进行考古勘探,发现灰砂、房址等遗迹,经报请国家文物局同意后,对地块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5000平方米。此次考古出土铁炮、子弹壳、...
2022年4月1日,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古嵴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员团队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针对新疆地区古代人群合作开展的大规模、系统性古基因组研究。该研究被选为Science亮点论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境内最大规模的古基因组研究,也是首次针对新疆地区...
记者2022年3月29日从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有“夜郎青铜文化的殷墟”之称的可乐遗址,正在持续进行“史上规模最大”考古勘探作业,现已发现遗迹现象百余处。位于贵州省赫章县城西约60千米的可乐乡政府所在地的可乐遗址,被评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同年,国务院批准并公布可乐遗址·古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贵州重要的夜郎时期文化遗存,自1958年发现第一批出土文物以来,考古人员对可乐...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022年3月26日对外公布垣曲北白鹅周代墓地考古新发现。继出土先秦果酒填补相关研究空白之后,该墓地又发现一处春秋贵族夫妻异穴合葬墓。垣曲北白鹅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英言镇北白鹅村东,曾遭受盗扰。项目负责人杨及耘介绍,整个墓地共发掘清理春秋早期大中型墓葬9座,晚期灰坑17座。其中,M2共出土各类文物1500余件,M3共出土各类文物1000余件套。经考古发掘,M3墓主是男性,M2...
记者2022年3月22日从广州市海珠区南石路28号地块考古发掘现场了解到,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20年12月起在该地块范围内进行考古勘探,发掘面积5000平方米,清理清代炮台和民国监狱等重要遗存,至今考古出土铁炮、子弹壳、铁镣、玻璃试剂瓶等遗物103件(套)。广州海珠区南石路28号地块面积57852.6平方米,由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负责收储,属于“昌岗-燕子岗”地下文物埋藏区。根据历史文献,该地...
位于汉中盆地东部的陕西省洋县,南临巴山,北倚秦岭,汉水横贯其中。县城往东10公里的龙亭镇,是我国古代造纸发明家蔡伦的长眠之地。蔡伦墓祠内古柏参天,千年汉桂郁郁葱葱,拜殿、献殿、正殿次第相列,成片的翠竹相拥在明月池边。当殿门全部打开,从大门的入口处,一眼就可以看到位于正殿的蔡伦雕像,他手里拿着一卷书,从容地等待着每一个日出和每一位游客。
2022年3月3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河北泥河湾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最新进展。此次会议聚焦泥河湾考古发现与研究的最新进展。蔚县下马碑遗址第6层堆积距今4.1万至3.9万年,考古发现赤铁矿石、火塘及其周边散落的石器、骨器及动物化石碎片等。根据拉曼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等技术分析,确认一处富集赤铁矿的染色区,部分赤铁矿石表面发现摩擦痕迹,推测为颜料加工遗存。出土石器...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于2月26日揭晓。本次初评,评选活动办公室共发出选票227张,其中团体选票91张,理事选票136张。各团体和理事踊跃投票,共收回有效选票209张,评委参与率92.1%。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参与初评的重要考古成果众多。部分考古发现得到评委的一致认可,得票数第一的项目以209票全票入围终评,位列前十的项目得票数均在149票以上,多个项目得票数...
2021年北京考古工作和大遗址保护取得新进展,考古发掘项目120项、发掘面积11.6万平方米,出土文物约5000件(套)。周口店遗址、琉璃河遗址、大葆台汉墓、明定陵4处考古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2022年2月13日,北京历史文化保护专场新闻发布会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行。北京市文物局二级巡视员、新闻发言人刘洪昌作出上述表示。
除夕夜,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大面具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携手现代艺术与全国人民一同领略“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古蜀文明!据介绍,青铜大面具宽131cm、高71cm、深66cm,重131斤,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目前已知体量最大、保存状况完好的大型青铜面具。其宽颐广额、棱角分明,眉部、眼睛、嘴唇等线条流畅、皆突出于面部,粗长眉作扬起状,面具的两侧上下及额部正中有方形穿孔...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