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农学总论 >>> 农业基础学科 >>> 农业生物物理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农业生物物理学相关记录18条 . 查询时间(2.952 秒)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遥感团队基于长时序卫星遥感产品评估了植被变绿生物物理反馈对全球地表温度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如何加快种业创新、破解种子“卡脖子”问题?2022年3月23日,为贯彻落实省委“围绕生物育种建设重点实验室”的具体措施,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天府种业实验室正式揭牌成立,旨在建设全国一流种业创新平台,为“川种”提供科技支撑。为何成立?“成立省农科院天府种业实验室是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的重大任务。”农业农村厅党组副书记、省农科院...
2022年2月8日,上海农乐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葛俊杰和智慧长三角联盟首席产业顾问卞学敏主任一行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低碳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地交流,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态所周胜研究员团队接待了来宾。周胜对葛俊杰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低碳农业的研究领域、主要的研究成果以及可实现农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技术措施等做了详细介绍。
近日,省科技厅下达《关于发布2021年度省企业重点实验室和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绩效评估结果的通知》,江苏省生物兽药筛选服务中心评估获得优良。 为了进一步加强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建立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机制,省科技厅委托专业机构对我省进入运行期的188家科技公共服务平台2018-2020年间的运行情况进行了评估,其中57家获得优良等次。
为推动前沿生物技术发展,助力研究所科技创新,2021年8月23日7月5日,生物所再次启动“农业生物技术前沿讲堂”,以“Genetic Improvement of Forage and Bioenergy Crops” 为题,邀请青岛农业大学长江学者王增裕教授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
北京时间2021年6月24日晚23时,《细胞》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以下称“基因组所”)黄三文团队完成的论文——“杂交马铃薯的基因组设计”,这是“优薯计划”实施以来取得的里程碑式突破。
2019年8月17日,资环学院吕贻忠教授课题组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5年IF=7.336)在线发表了题为“Key factors and microscopic mechanisms controlling adsorption of cadmium by surface oxidized and aminated biocha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李光玉研究员带领创新团队在国际上首次破译鹿科动物全基因组序列。驯鹿全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不仅为研究人员从基因组水平挖掘驯鹿生长、代谢和抗寒等重要性状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科学指导,而且为驯鹿驯化历史、基因组演化、群体遗传及鹿类动物的进化等理论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相关研究成果于11月1日在线发表在《GigaScience》上。
北京时间9月25日,《Nature》子刊《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自然•生态学与进化)在线发表了我校冯启理教授研究团队与中国、日本、印度、法国、美国、比利时和泰国等7个国家科学家共同开展和完成的国际合作项目的研究成果《Genomic adaptation to polyphagy and insecticides in a major East As...
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公布了农业部科研杰出人才及创新团队名单,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李文笙教授获“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其团队获“重要经济鱼类健康养殖综合技术研发创新团队”称号。
2015年8月2日,美国加州大学河边分校著名生物学家杨贞标教授应邀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基因中心交流访问并作报告。杨贞标教授报告题目为“nitrogen use efficiency, a carbon perspective”,介绍了其在水稻碳、氮比例内在控制机制以及对水稻氮素营养吸收的影响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报告会由基因中心首席科学家罗利军主任主持,中心所有科研人员、学生参加了报告会,并进行了热...
2015年7月21日下午,上海市农委科技处钟绍萍处长、田吉林副处长、科技兴农项目办沈晓晖科长一行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助理施标陪同下,专程赴生物所调研。生物所班子成员和团队负责人参加了调研会,植物细胞工程团队黄剑华研究员、植物基因工程团队姚泉洪研究员、转基因检测与安全评价团队吴潇副研究员分别代表各自团队,对近年来主要科研工作亮点以及“十三五”主要科研目标进行了汇报。
2014年11月1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生物所黄剑华研究员率大麦育种团队青年科技人员参加了上海市生物工程学会主办的“第十一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暨转基因生物和基因治疗到合成生物学分论坛”,并以学会副理事长身份主持了会议的主题报告。会上,朱作言和曾溢涛两位院士分别作了“转基因鱼实践”和“转基因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的大会主题报告,使与会科技人员不仅了解了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也近距离体会到了大师们在科研道路上...
2014年10月13-14日,为更好地做好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农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的环境行为、毒理实验室建设,上海市农业科学院质标所副所长宋卫国带领科研人员赴浙江省农科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和浙江大学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进行了交流,学习农药环境行为实验室建设的经验。浙江省农科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和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农药与环境毒理研究所长期从事农药环境行为、毒素方面的研究,具备农药环境行为登记...
西南大学学校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两篇水稻研究论文相继在国际著名刊物发表,分别是桑贤春副教授和李云峰副教授的“一个禾本科特异的MADS-box基因CFO1调控水稻花器官特征,CHIMERIC FLORAL ORGANS 1, Encoding a Monocot-specific MADS-box Protein, Regulates Floral Organ Identity in Rice”论文发...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