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考古学 >>> 外国考古 >>> 亚洲考古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亚洲考古相关记录32条 . 查询时间(2.289 秒)
2023年5月16日下午,东南亚南亚考古研究与文物保护基地建成揭牌仪式在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新址成功举行。仪式由省文旅厅厅长赵国良主持,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省政府副省长王浩共同为东南亚南亚考古研究与文物保护基地揭牌。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省文旅厅、荆州文保中心、省博物馆、省文物总店、官渡区、晋宁区、参建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和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揭牌仪式。
2023年2月28日下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党总支书记、所长刘正雄等班子成员一行到东南亚南亚考古研究与文物保护基地,对B、C栋室内二次装修和弱电智能化工程、室外景观绿化工程以及基地配套功能提升建设项目—云南考古体验馆展陈建设工程进行预验收工作。
为加快推进东南亚南亚考古研究与文物保护基地建设进度,2023年1月6日下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党总支书记、所长刘正雄等班子成员一同赴东南亚南亚考古研究与文物保护基地,对基地建设、装修和绿化工程以及云南考古体验馆展陈建设工程进行现场检查。
《东南亚大陆和平文化变异性的修订:以泰国西南部Moh Khiew洞石制品组合为例》,作者:Hubert Forestier, 周玉端, Prasit Auetrakulvit , Chawalit Khaokhiew ,李英华, 吉学平, Val′ery Zeitoun。论文发表于《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亚洲考古研究)》2021年第25期第1-18页。论...
欧亚草原历史上的三个强大草原帝国——匈奴、突厥和蒙古都兴起于蒙古高原,这些横跨欧亚大陆的帝国对世界历史进程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中国史的角度来看,至迟在战国时期,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已经开始对北方长城地带进行掠夺和冲击。一直到明代,北元对北方长城地带的威胁仍然没有减弱。这迫使历代中原政权变革作战方式、提高军事实力。中华民族不仅吸收了源自蒙古高原的文化因素,而且同时融入了来自蒙古高原民族的基因。
柬埔寨吴哥古迹建筑群主要是9—15世纪古代高棉帝国繁盛时期都城与寺庙建筑的遗迹。由于吴哥王朝在东南亚文明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吴哥古迹也成为东南亚地区乃至全世界最为著名的古代史迹之一。以吴哥寺(Angkor Wat)为首的石质寺院建筑群独树一帜,规模巨大,范围广泛,许多寺院、水池等密布于今天的暹粒市吴哥地区。
20世纪90年代初,柬埔寨国内局势逐渐稳定,其境内的吴哥古迹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已停滞二十年之久,大部分古迹遭到了人为和自然的破坏。1992年,柬埔寨境内的吴哥古迹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濒危遗产的形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0~14世纪(相当于我国宋元时期)是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大发展时期,世界各地对中国瓷器的需求刺激了大批窑场的兴起。其中,耀州窑青瓷受到了世界各地人民的青睐,也由此引发了国内外仿制耀州窑瓷器的风潮。古代越南(亦称“安南”或“交趾”)中北部地区窑场便在此背景下,以我国宋代耀州窑系青瓷为主要仿制对象,开始烧造“越南仿耀州窑系青瓷”。其产品以碗类为主,主要烧制年代为11~14世纪。首先关注该类陶瓷器的,是在...
上古西亚文明以两河流域文明为代表,此外还包括古代伊朗文明、古代安纳托利亚文明(以赫梯文明为代表)、古代叙利亚文明(含埃勃拉文明、乌加里特文明、腓尼基文明等),以及古代希伯来文明。古代西亚地区民族成分复杂,语言丰富多样,地区间交流与冲突不断,其历史发展既有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特征,又有楔形文字文化认同的因素,同时还有文明交流互鉴的成分。
新安沉船出水了大量的中国瓷器,其中有四件米黄釉瓷器,在学术界一直未能得到统一的认识。本文以考古出土的材料为基础,辅以可靠的传世器物为线索,明确了这类米黄釉的整体面貌,并与相关的几个窑口产品进行对比,从而探讨其产地、生产时间及形成原因等问题。
近几年来,中国举办了丝绸之路视野下的一系列有关亚洲文明的展览,开阔了人们对尚未知晓的亚洲各国的了解,多角度展示了公元前后几千年亚洲文明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亚洲最古老的文物凸显了人类最早文明的源流。本文对丝绸之路与亚洲文明之间的互动进行了考察,通过各国海陆转输的贸易商品和填补文化艺术缺失的空白,提炼了交流的主线与路网,重点分析了以往较少关注的精品文物,认为亚洲的文化不仅独具特色、厚重灿烂,而且为世界人...
玻璃器在古代是一种全球化产品,也是当时东西方之间丝绸之路贸易最清晰的证据之一,丝绸之路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琉璃之路。铅钡玻璃是早期铁器时代日本、中国和韩国之间交往互动和贸易关系的一个标志,但中国之外,在朝鲜半岛和日本也出土了大量西方风格的玻璃容器,这些玻璃容器均出现在寺院珍藏、皇室大墓和神社的祭祀遗址,说明在当时是罕见的珍贵之物。中国和日本之间,海面宽阔,直接交往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受到很大限制,故日本...
本文“中亚”的地理范围主要集中于马尔吉亚那(Margiana)、巴克特里亚(Bactria)地区,兼及索格底亚那(Sogdiana)地区。这一区域是中亚绿洲文明的发源地带,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城市文化。本文拟对从青铜时代到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的代表性城址进行考察,讨论其形制特点和演变过程。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学术界对于史前时期设防聚落的功能、性质等研究并不均衡,认识参差不齐、差异较大,...
2018年6月8日,第八届东亚考古学会世界大会在江苏南京召开,来自中国及美国、英国、德国、法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位中外学者共同探讨东亚考古学。
2017年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王沪宁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兰州大学作为第二单位完成的“干旱环境下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兰州大学作为第四单位完成的“青藏...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