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能源科学技术 >>> 一次能源 >>> 石油、天然气能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石油、天然气能相关记录76条 . 查询时间(0.471 秒)
天然气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份额,通过船运输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 LNG)是天然气在全球流动分配的主要形式。LNG在运输和输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蒸发气(Boil-Off Gas, BOG),造成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当前,国产LNG船需求旺盛,亟需开展国产化船用BOG再液化装置技术研究。
从采用“15口分布式光伏+智能间抽”“零碳”采油方式,到6兆瓦光伏电站和余热“落户”利用,再到二氧化碳驱油……截至9月13日,塔里木油田轮南低碳示范区综合生产绿电695.53万千瓦时,预测年度能耗总量和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11%和15%,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93.19万元。
截至2022年12月27日上午10时,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天然气年产量突破500亿立方米,标志着我国建成首个年产500亿立方米特大型产气区。这是继2019年长庆油田天然气产量攀上400亿立方米之后,时隔3年实现的又一次突破。
春寒料峭,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江苏工业园区一片热火朝天。“这里正在建设的是远景现代能源装备产业园。未来,这里将形成矿用机械、化工机械、天然气综合应用、电力设备、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江苏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局局长何宏治说。
美国城市可能平均低报了18.3%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自然—通讯》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美国城市可能少报了一部分燃料,而且估算交通排放的方式各有不同,这引起了人们对当前自报告系统可靠性的质疑。
随着科技革命的到来,世界能源正在形成煤炭清洁化革命、非常规油气革命、新能源革命与智能化革命等多种能源革命跨界发展的新浪潮。人类利用能源也正在从高碳向低碳、非碳化发展。而“煤炭地下气化”有可能成为这次浪潮的新生力量。
今冬明春国内天然气市场供应整体平稳,但不排除在寒潮等极端条件下局部地区可能出现的供应紧张局面。为提升冬季天然气供应能力,“三桶油”坚持早筹划、早部署、早落实,全力以赴筹措资源,千方百计提升持续稳定供应能力。
柔和燃烧在高温低氧环境下因反应区弥散、燃烧峰值温度低,具有低排放、高效率、低噪声等优势。平行射流柔和燃烧器通过布置在燃烧器头部周围的射流喷嘴产生高速射流,从而引射、卷吸喷嘴周围的高温烟气与喷嘴中的未燃反应物快速混合,稀释反应物并提升反应物的温度,当稀释后的来流反应物温度高于自燃温度以上时可能形成柔和燃烧。
2018年11月5日,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公布了2018年度全国高校“杰出·百佳·优秀科技期刊”评选结果。山东大学科技期刊社编辑出版的《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被评为“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被评为“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近年来,科技期刊社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以创建“名刊强社”为目标,认真谋划发展蓝图,实施“期...
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分子和水分子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笼型结晶化合物,理论上可达到160-180倍的储气能力、且在较温和条件下(常压、-15℃)实现稳定存储,是极具应用潜力的天然气储运技术,而如何实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快速生成和高储气量是该技术应用的关键。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山东省沼气工业化生产和利用工程实验室一直致力于天然气水合物促进剂的研究,已在常规促进剂的促进机理及新型促进剂的研发...
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是一种储量巨大的高效清洁能源。勘探资料显示,我国沿海海底含有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仅南海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就达700亿吨,相当于我国已探明的天然气总资源量的二分之一。我国于2017年5月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成功,这标志我国的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走在世界前列,但相关技术方法目前尚不能满足商业开采的需要。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是中国高等学校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最高的学术性组织,每四年开展一次学报评优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文化体制改革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精神,检阅办刊成绩,总结办刊经验,进一步推动办刊机制改革和刊物质量提升。评优采取统一评分、专家讨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办法,获奖期刊反应了中国高校社会科学学报发展的最新趋向和成就。
记者从中国石油集团公司获悉:国家能源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最近公布,共评选出一等奖24项、二等奖90项、三等奖180项。中国石油共有26项科技成果获奖。
2012年3月27日,我校路民旭教授主持完成的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城市天然气供给体系安全防护与诊断关键技术研究”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
“2011年度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成果交流会”在广西北海举行,来自全国冻土天然气水合物研究领域的60余名专家参加会议。吉林大学建设工程学院孙友宏教授领导的天然气水合物团队一行四人与会,其中,孙友宏教授、郭威副教授和研究生李冰分别作了“东北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钻探试验井工程)研究进展”、“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蒸汽法开采系统”和“光管式与螺纹管式泥浆制冷换热器对比分析”的报告,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肯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