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 >>> 考古学 >>> 专门考古 >>> 专门考古其他学科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专门考古其他学科相关记录52条 . 查询时间(0.457 秒)
从江苏省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最新了解到,在马鞍遗址考古发掘中发现一只陶猪,形象惹人喜爱,距今有6000多年。专家猜测其可能是一种儿童玩具,而这只陶猪也从侧面印证当时猪可能已实现驯养。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2023年6月26日晚对外发布考古发掘报告称,当地考古人员在阳泉市发现战国时代水井遗存,实证2400年前筑井技术。
由我国书法最高奖——第七届兰亭奖理论研究方向唯一金奖得主孙慰祖带队主持编纂的《中国古代封泥全集》正式推出。
近日,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的科研人员对广西左江流域距今约6000年的宝剑山遗址和大湾遗址中发现的蛇骨进行形态学研究,鉴定出缅甸蟒、眼镜王蛇和百花锦蛇三种蛇类。这项成果刊发在国际期刊《历史生物学》上。
5300年前中国良渚古城先民在选址筑城时如何考量水利因素?他们怎样因地制宜建设水利工程?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年多来,良渚古城遗址治水相关研究颇受学界和社会广泛关注。
2022年10月19日,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考古文博学院)考古专业2020级本科生与考古学专业21级研究生田野考古实习在彭州市濛阳镇竹瓦街遗址正式开工。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于一万年前起源于西亚地区,在5200年前进入中国。但是,它是何时向东南传播、融入以水稻为主要粮食作物的江苏沿海地区的,此前一直成谜。2022年8月8日,记者从南京师范大学获悉,该校联合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等中外研究机构对江苏盐城大同铺遗址开展植物考古的综合研究时发现,距今2700年左右,江苏沿海地区已有小麦、小米、黄米。伴随着麦类和粟黍农业的进入...
2022年4月28日晚,南开史学名人讲座(141)如期在线上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郑州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庆柱先生主讲,题目为《中国考古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历程—以古代都城考古为例》,由南开大学博物馆馆长兼历史学院副院长刘毅教授主持,南开师生踊跃参与,不少兄弟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也聆听了此次讲座。第一部分,刘先生就该问题提出的考古学科发展背景进行了介...
2021年4月27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在深圳市开幕。中国文物学会纺织文物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亚蓉先生应邀参加本次大会活动,并在深圳主会场推出以“重现千年锦绣”为主题的工匠技艺展览。王亚蓉先生师从沈从文先生从事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研究,采用二重证据法整合服饰文化研究的文献与实物资料,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并辅以服饰修复与复原工作,强调史料收集...
2021年12月11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北京服装学院联合主办的“走出历史认知的误区——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论坛”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结合方式进行。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北京服装学院校长贾荣林、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丁鹏勃等领导及中国国家博物馆终身研究馆员孙机等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王春法与贾荣林分别致开幕辞,孙机作主题发言,丁鹏勃主持论坛开幕式。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郝晓晓独撰学术论文《横断山区出土“双圆饼首”与“T形茎首”青铜短剑研究》,在《考古》2021年第10期上发表。
2021年5月28日晚,吉林大学匡亚明特聘教授,山东大学、内蒙古大学兼职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朱泓教授在厦门大学南光-101成功举办“史前灾难成因的法医人类学证据——以哈民忙哈遗址的古人口学研究为例”的讲座。讲座由厦门大学历史系张闻捷教授主持。朱泓教授首先介绍了哈民忙哈遗址的概况。哈民忙哈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地处西辽河平原中...
《云南晚中新世元谋无鼻角犀的头后骨骼与体型重建》作者:卢小康, 邓涛, 吉学平。论文2021年4月发表于科学通报,第66期:doi: 10.1360/TB-2020-0743。论文论述了元谋盆地晚中新世古猿动物群犀类化石材料丰富,新记述的头后骨骼属于同一个体,归入元谋无鼻角犀Acerorhinus yuanmouensis. 保存的椎骨数量丰富,据此并结合髋骨长和头骨长估算的新材料所属个体头体长为...
《云南晚中新世元谋无鼻角犀的头后骨骼与体型重建》作者:卢小康, 邓涛, 吉学平。论文2021年4月发表于科学通报,第66期:doi: 10.1360/TB-2020-0743。论文论述了元谋盆地晚中新世古猿动物群犀类化石材料丰富,新记述的头后骨骼属于同一个体,归入元谋无鼻角犀Acerorhinus yuanmouensis. 保存的椎骨数量丰富,据此并结合髋骨长和头骨长估算的新材料所属个体头体长为...
《开远小龙潭新发现的宽齿脊棱象及古猿时代的讨论》作者:李春晓,吉学平(共同第一作者),张世涛(共同第一作者),罗俊,苏艳萍,李艳波,甄明,侯素宽,江左其杲,张晓晓,朱云生,徐怀立,白晓春,杨溢,王世骐。论文2021年4月发表于科学通报第65期:doi:10.1360/TB-2020-0769论文介绍了小龙潭煤矿发现的禄丰古猿开远种(Lufengpithecus keiyuanensis)是中国南方...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