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兽医学 >>> 兽医免疫学 >>>
搜索结果: 1-11 共查到知识要闻 兽医免疫学相关记录11条 . 查询时间(2.28 秒)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研发的猫鼻气管炎、猫杯状病毒病、猫泛白细胞减少症三联灭活疫苗通过农业农村部应急评价,获得生产批准,这标志着国产猫用疫苗正式实现零的突破,打破了长期以来进口疫苗在我国的垄断地位,对促进我国宠物猫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猪肉是重要的动物蛋白质来源。而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感染猪引起的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威胁全球养猪业。非洲猪瘟是急性、烈性传染病,发病后死亡率高,但至今尚无安全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手段,因而亟需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用于防控非洲猪瘟疫情。
近日,微生物学知名期刊PLOS Pathogens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胡艳欣教授和动物科技学院刘国世教授的研究论文《褪黑素通过抑制肥大细胞的活化和细胞因子风暴以减轻H1N1感染小鼠的肺损伤》(Melatonin alleviates lung injury in H1N1-infected mice by mast cell inactivation and cytokine stor...
2023年4月6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公布了首批 “十四五”规划教材书目入选名单,由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教师主编的24部教材成功入选,其中包含23部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本科教材14部、研究生教材9部)和1部职业本科教育教材。
2023年2月20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历时10年自主研发的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JS-2012-△gI/gE株)产品“正伪净”在国内首发上市,该产品为我国伪狂犬病毒变异株的防控与净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75%的新发和再发传染病来自于野生动物,但因为自然疫源地的存在而无法彻底清除。如果能将野生动物宿主免疫,可以从源头阻断病毒的传播。但实现这一目标面临的挑战是疫苗的选择和递送手段。
长期以来,各种细菌性疾病的频繁暴发被认为是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和持续挑战之一。作为预防各种细菌性疾病的有效方法,几十年来疫苗一直在水产养殖疾病控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促进了水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经过数百万年的共同进化,共生菌群已经成为鱼类的必要组成部分,在鱼类的健康和疾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肠道菌群参与鱼体的许多重要生理过程,如促进消化和代谢,刺激免疫系统的发育,以及防止条件...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第616号公告,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猪病毒性繁殖障碍疫病防控技术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的“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JS-2012-△gI/gE株)”获批国家三类新兽药注册证书。
2022年9月23日国际顶级微生物组学杂志Microbiome在线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华科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宁康教授团队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黄海所)陈松林院士团队合作完成的题为“Intestinal microbiome-mediated resistance against vibriosis for Cynoglossus semilaev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以我国特...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联合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等单位历时18年,共同研制的布鲁氏菌基因缺失标记活疫苗产品在国内首发上市。该产品能有效区别疫苗免疫和自然感染,突破了制约布病疫苗生产应用的重大技术瓶颈,其生产应用将对全国羊布病的有效防控和净化发挥积极作用,为《畜间布病防控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的顺利实施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处2007年5月11日报道,近日,由中国农业大学李宁教授、连正兴教授主持完成的“基于单核细胞生物学特性的高抗病力检测试剂盒研制”项目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这一项目研究的意义是寻求到了一种可以在品种选育过程中对其进行抗病性筛选的新方法。这种新方法是利用单核/巨噬细胞吞噬特性实现对动物抗病力的选育。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