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作物学 >>> 作物栽培学 >>>
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作物栽培学相关记录19条 . 查询时间(2.735 秒)
2024年4月1日,李培武院士带领团队莅临河南新密市考察油菜生产及产业发展情况,并进行技术指导。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王会伟、油菜研究室主任张书芬及团队成员陪同下,李院士一行考察了新密市袁庄乡乱石坡村的千亩梯田油菜花海、双低菜籽油加工车间和电商工作室。正是油菜盛花时节,众多游人在花间观赏游玩,一路欢声笑语,尽享春日美好。
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消息,近日,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玉米栽培与耕作研究室主导的《夏玉米水肥高效单产提升栽培技术》,入选河南省2024年农业主推技术,在全省范围内示范推广。
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消息,近日,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水稻研究室主导的《移栽稻节水减肥栽培技术》,入选河南省2024年农业主推技术,在全省范围内示范推广。
烤烟作为河南省重要的经济作物,长期以来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种烟成本逐年攀升,植烟风险增加,烟农收益稳定性受到挑战,烟区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考验。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吴照辉副研究员带领的课题组,经过多年的深入研究,成功探索出一种利用冬闲烟田种植多用途油菜的新技术模式。
当前山东省棉花总体长势较常年偏晚,主要是由于4月至5月上中旬低温阴雨天气较多,棉花播种期推迟及棉苗生长发育缓慢,加之后期土壤墒情较差,高温天气频现,棉花生育期较去年推迟5~7天。自6月底以来,山东省春棉陆续进入开花期,短季棉进入盛蕾期,棉花由营养生长为主转为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7月下旬后,棉花进入生殖生长关键期,成铃快,要求伏桃满腰,增结优质成铃。然而,花铃期也是山东省棉区病、虫、旱、涝等...
当前,山东省春花生进入结荚期,套种花生进入花针期,夏直播花生进入苗期。以后三个多月是花生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自然灾害高发期。因此,要围绕花生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推广花生关键增产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和规范化机管机收技术,落实好各项农业防灾抗灾救灾措施,切实抓好花生中后期田间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花生田间管理水平和效率,促进山东省花生生产高质量发展。
2023年6月1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申国明研究员到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座谈交流,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栽培营养研究团队参加座谈。
2010年3月15日,记者从华中农大获悉,该校张启发院士团队与湖南国家杂交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团队将加强合作,共同研究转基因水稻。在日前两个团队的合作交流会上,袁隆平还称,为了消除公众对转基因抗虫稻米安全性顾虑的问题,他愿意作为第一个志愿者来吃!
“推进转基因生物技术研究应用是大势所趋,是我国实施科技兴农的重要战略举措。”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2010年3月10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主题为“继续保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集体采访会上,对记者提出的关于转基因作物的疑问作出回应。
2009年8月1日,国际知名学术杂志《基因与发育》(Genes & Development)正式发表了我国科研人员关于水稻调控抗旱耐盐新机理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成果由该所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林鸿宣研究组完成。该研究组经过多年努力,在水稻重要性状遗传与功能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这是该研究组第五次在国际著名学术杂志上发表水稻重要功能基因研究的成果。
日前,联合国粮农组织有关人员到河北省张家口农科院考察单产创世界纪录的高产谷子杂交品种“张杂谷”。该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表示,将在全世界推广种植“张杂谷”。
6月4日,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中心技术员唐瑞永对比“神舟七号”搭载河北“墨茄”种子经太空诱变后结出的佛手状茄子(左)与变异前应有的长条状果实(右)。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中心目前正对搭乘“神舟七号”进入太空诱变的87个品系蔬菜种子进行第一代选育,其中出现的有益变异情况较为理想,经过两年4代的选育及杂交选育等过程后,其“后代”有望于2012年进入市场。甘肃省航天育种工程中心位于天水市麦积区境内,这批蔬菜种...
自上世纪70年代起,杂交水稻在我国的大面积推广,为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杂交优势在农业生产上广泛应用,但其遗传基础和分子机理仍知之甚少,是一个经典的科学难题。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研究中心朱立煌课题组和朱祯课题组与基因组所于军课题组、湖南杂交水稻中心袁隆平院士经过数年的研究,在水稻杂交优势的分子机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相关论文发表在PNAS。对于这一重要进展,生...
中国超级稻的高产奥秘一直备受关注,中国研究人员3月22日在英国《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一个名为“DEP1”基因的突变对促使中国超级稻增产起着关键作用,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究和培育出更高产的水稻新品种。
日前,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肖国樱研究员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隆平院士合著的专著《爪哇稻及其亚种间杂种优势的研究》已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