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 >>> 药学 >>> 药物分析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药物分析学相关记录151条 . 查询时间(0.793 秒)
在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研究中,手性配体是影响反应立体选择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设计结构简单、合成方便、催化选择性高的手性配体是不对称合成领域有机化学家们一直关注的一个课题。在过去的三十年里,虽然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发明了一些催化选择性优秀的手性配体,但大部分结构复杂、合成步骤冗长,发展结构新颖、骨架简单的手性配体仍富有挑战性。结合在过去数年的工作中对手性硫化学和手性烯烃化学的研究积累,中...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0年8月11日发出通报称,常用于治疗青春痘的异维A酸(旧称异维甲酸)口服剂可导致罕见且严重的皮肤损害,其他罕见不良反应包括抑郁自杀等,建议医生与患者沟通药品的潜在风险信息,权衡用药利弊。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10年6月8日发布第29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广大医务工作者、药品生产企业和公众,警惕不同环孢素制剂间转换使用可能带来的风险。
2010年5月28日至30日,由《中国药学杂志》社和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主办,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协办“药物分析新方法、新技术、新要求专家研讨会”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中国药学会药物分析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田颂九、主任委员贺浪冲、原副主任委员杨仲元、副主任委员丁丽霞、柴逸峰、曾苏、山西省药监局副局长任晋斌、《中国药学杂志》社主任韩凤、岛津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吴彤彬等及国内特邀专...
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于2010年1月11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习近平、李克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李克强主持大会,国务委员刘延东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由军事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贺福初领导的蛋白质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蛋白质组研究中心),在肝脏中发现了一种重要的免疫调控蛋白LSECtin(肝窦内皮细胞C型凝集素)。LSECtin是迄今为止第一个被科学家发现在肝脏中特异表达的免疫调控分子,也是具有完整知识产权的新型功能蛋白,有可能发展成为治疗肝脏炎性疾病的特效药物。日前,这项重要成果被消化系统疾病研究领域的专业杂志《胃肠病学》(Gast...
近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药物发现与设计中心(DDDC)朱维良课题组在最近一期的美国《药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2009,52,2854-2862)上发表论文,首次阐明了生物大分子中卤键的特征及其在药物设计中的潜在应用。
尽管临床实践中有200多种脑保护药物,但对于治疗急性颅脑创伤病人,至今未发现任何一种药物有特效。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中国神经创伤专家委员会近日首次发布《中国颅脑创伤病人脑保护药物治疗指南》,指出部分常用药物临床疗效极差,有的甚至有害。
日前,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科研人员首次发现艾滋病毒转录反式激活因子Tat蛋白上一个全新的高亲和力肝素结合位点,研究结果发表在PLoS ONE杂志2008年第7期上。 该研究以计算机分子模拟为指引,借助分子生物学和生物芯片技术,首次发现了Tat蛋白上一个全新的由Lys12,Lys41,Arg78组成的空间三联体、高亲和力肝素结合位点(KKR区),这是继Tat蛋白已知肝素结合位点(碱性氨基酸...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发表了中科院营养所关于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抗癌研究的最新发现文章。 在王慧研究员的指导下,博士生陈涛通过肿瘤细胞系和动物模型,系统研究了青蒿素及其主要衍生物对卵巢癌的潜在抗癌活性以及构效关系,并探讨了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表明,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在该类化合物中...
大连化物所秦建华研究员与林炳承研究员领导的研究组在以微流控芯片为平台的高通量药物筛选方面又取得新进展。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Lab on a Chip杂志上。该项研究以芯片上纳升级高通量液滴作为微反应器,以经典的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为对象,首次建立了基于液滴微流控芯片的模式生物高通量药物筛选系统,并用于以帕金森病为代表的抗神经元退行性变疾病药物的筛选。 该研究工作发表后,很快被国际重...
七月十八日下午,在济南从事研究工作的美籍华人科学家孔庆忠博士,正式收到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件,批准他所率领的山东蓝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Lanjin)研制出的抗癌缓释植入剂进入后期临床。此举不仅意味着由华人自行研究的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药物开始走进实际应用,也标志着中国在肿瘤治疗研究领域跨进国际第一方阵。 山东蓝金公司研究的这种抗癌缓释植入剂英文名称为CASANT,主要...
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因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是临床医生长期以来面临的棘手问题。近日,一项相关研究成果由国家专利局正式授予发明专利,药物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将成为可能。 据专利发明人、卫生部消化内科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仁济医院消化科李海博士介绍,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常常在短期内出现肝细胞坏死或肝功能严重损害,起病急骤,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死亡率高达70%至80%以上。 随着...
日前,由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等单位科学家撰写的有关雪莲花抗心房纤颤成分论文被“自然中国”列为研究亮点。 心房纤颤(Arial fibrillation,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不齐,发病率随老龄化而增加,是威胁老年人群生命健康的一个重要病症。目前临床使用的抗心律不齐药物对房颤有一定疗效,但对心房选择性不高,并可引起致命性心室纤颤,因此开发选择性抗房颤药物是国际医药界重大课题之一。近年...
一项新试验显示,导致老年人失明的最常见病因——老年性黄斑变性(AMD),能够通过一小段遗传物质来对付。美国费城Acuity制药公司近日公布了评估RNA干扰(RNAi)疗法对人类患者效果的首次临床II期试验的初步结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