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林学 >>> 森林保护学 >>> 森林病理学 森林昆虫学 森林防火学 森林保护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森林保护学相关记录170条 . 查询时间(2.252 秒)
由松材线虫引起的松材线虫病是目前我国林业上危害最严重的生物灾害,给我国乃至亚洲地区的林业造成毁灭性的生态灾害和重大经济损失。Esteya vermicola是世界上首个被报道的松材线虫的内寄生真菌,其对松材线虫表现出的高感染性和致死力使其成为防控松材线虫病的高潜力生防菌株。
2022年5月20日,江苏省林业有害生物检疫防治站组织有关专家对由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承担的《2021年第一批江苏省林业发展专项资金——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天敌繁育任务进行了验收。专家组实地查看了天敌繁育现场,听取了任务实施情况汇报,审查了相关资料,认为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提供的验收材料齐全,繁育花绒寄甲、肿腿蜂等两种生物天敌1200万头以上(实际提供1752万头)的任务指标按计划完成,并提供省内相...
新疆野果林位于我国西天山伊犁河谷,是世界苹果、核桃、杏、李等多种果树的起源地,是国家珍贵的战略生物资源。其中,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ersii (Ledeb.) Roem.是新疆野果林最主要的建群种,占野果林总面积的90%。新疆野苹果属第三纪孑遗植物,是现代栽培苹果的祖先,是我国濒危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在野生种质资源利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然而,在过去十多年来,新疆野苹果...
生态系统中的各类生物通过寄生、捕食、互惠等相互作用组成生态网络,并相互影响与制约。由于不同物种对外界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从群落水平上预测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一直是个难点。了解气候如何通过级联效应影响物种间相互作用并最终影响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有助于完善生态系统如何响应当前气候变暖的预测。
近期,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在《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IF=5.753)上发表论文“消除引物依赖性二聚体产物干扰的基于重组酶聚合酶扩增结合侧流层析试纸条的松材线虫现场快速检测方法”(Rapid On-site Detection of the 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Using Recombinase Poly...
水杉为裸子植物柏科水杉属唯一现存种,是世界上珍稀的孑遗植物,素有植物王国“活化石”之称,是我国的特有植物,也是我国第一批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的植物。近年来,湖北省荆州市的水杉出现大面积异常枯萎或整株枯死,我所以赵文霞研究员为首席专家的植物检疫与外来有害生物学科组受湖北省林科院和当地林业局的邀请,于2020年9月和2021年4月前后两次赴江陵等地对水杉异常枯死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现场诊断。在调查过程中...
近日,从信丰县金盆山自然保护区获悉,中国植物学会理事、江西省植物学会理事长、南昌大学兰科植物专家杨柏云教授团队首次在该保护区试种的大黄花虾脊兰获得成功,目前长势良好。
残遗种源在干扰后森林景观的恢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残遗种源的成核效应,其空间配置,如位置和多度,将会影响残遗种源在森林景观恢复中的作用。比如,残遗种源的位置能够影响种子的空间传播格局以及新定植的幼苗的位置,进而影响森林景观的空间动态;而残遗种源的多度将直接影响产生的种子数,因而影响周围幼苗的建群和森林的恢复。然而作为影响残遗种源重要性的两个重要的属性,位置和多度的相对重要性目前尚不清楚。
云杉八齿小蠹是重要的森林蛀干害虫,爆发成灾时会对欧亚大陆云杉林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破坏。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孔祥波课题组与中国人民大学化学系王亚培课题组合作研发云杉八齿小蠹信息素智能缓释材料用于小蠹生物防控。
近期,“一种林业昆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可湿性粉剂及其制备方法”获发明专利授权。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发明人:王青华、王玉珠、张永安。
2022年3月2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天候多模式森林火险监测预报与火灾早期精准探测研究”项目启动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合肥顺利召开。项目咨询专家组组长范维澄院士、副组长张来斌院士,责任专家陆强高级工程师、翁文国教授,技术专家申旭辉研究员、程桦教授、房世波研究员、常禹研究员、单延龙教授、史聪灵研究员,财务专家黄素芳总会计师,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处长王顺兵、应急管理部科技...
近期,“芥子醛葡萄糖苷在制备防治白蜡窄吉丁产品、抗虫育种中的应用”获发明专利授权。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发明人:曲良建、应玥、谢丹洁。
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臧润国研究员主持的“典型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与恢复技术研究(2016YFC0503100)”项目顺利完成。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于2021年9月30日对该项目进行了综合绩效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指标任务、资料齐全完备、数据详实,项目成果可以为“全国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拯救保护工程”和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提供技术支撑,达到了预期目标。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于202...
红松作为黑龙江林区十分珍贵的果材兼用树种,以其生长快、材质优良、果实饱满营养丰富等独特的经济和利用价值备受关注。近年来,由于各地大力种植红松人工林,发展红松坚果经济林,改变了林分组成及面积,使红松球果害虫危害日益严重。在一些重度发生区,红松球果被害率高达80%以上,有的几乎绝收。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4亿元以上,严重影响林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建设。
目前,黑龙江省林区榛子种植业进入了规模化发展时期。榛子病虫害危害是影响榛子种植业及规模化发展主要因素之一,应大力加强科技引领,积极防控,助推榛果产业提质增效。 清河林区孟庆东:榛子叶片和果苞上有黄绿色凸起的瘤状物是什么虫子,如何防?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