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植物保护学 >>>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
搜索结果: 31-45 共查到知识要闻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相关记录116条 . 查询时间(1.375 秒)
近期,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蔡磊研究员团队系统调查了我国禾谷类作物玉米、水稻、小麦相关的镰刀菌病害,初步揭示了其物种多样性及分布,发现了广泛存在的复合侵染现象,更新了镰刀菌基因组生命树,支持了镰刀菌属狭义属概念,明确了属内大部分物种的种间关系。研究结果发表在Studies in Mycology上。
2023年2月16日,受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委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在广州组织召开了广东省地方标准专家审定会。来自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东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防控中心、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广东科贸职业学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质量标准与监测技术研究所的7名专家,对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负责起草的《茶小绿叶蝉综合防控技术规程》和《灰茶尺蠖综合防控技...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虫作物生态安全评价与利用创新团队系统研究了虫害诱导植物挥发物(HIPVs)在稻株间信息交流过程中发挥的生态调控功能,发现二化螟为害诱导的水稻挥发物可以被邻近稻株感知和识别,迅速启动防御准备,当邻近水稻遭受二化螟为害时能够启动更快更强的防御反应,揭示了虫害诱导挥发物调控邻近稻株抗虫防御反应的生化和分子机理。研究结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新植物学家(New Phyto...
2022年9月13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组织省内外有关专家,对院水稻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单位合作攻关完成的科研成果“水稻重大害虫褐飞虱绿色防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进行评审。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了第一批16个国际农业联合研究中心名单,新疆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申报的“中亚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控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建设项目”获批建设。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建初研究团队的李雄博士多年来从事植物对重金属的响应机制和植物修复技术的相关研究,迄今已取得多项研究成果。今年以来,研究团队在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资源筛选及植物响应重金属的根际机理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榆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并正式发布了由陕西省生物农业研究所与榆林市农垦服务中心牵头起草的《枣树锈病监测及综合防治技术规范》(DB 6108/T 31-2022)和《枣粘虫监测及综合防治技术规范》(DB 6108/T 32-2022)2项榆林市地方标准。这两项地方标准的制定和颁布为陕西省枣树锈病和枣粘虫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撑。
2022年3月11日,亚夫科技服务稻虾综合种养工作站专家服务团应全国时代楷模赵亚夫先生的邀请,专程来到句容县后白镇徐巷村革命老区为稻田综合种养大户开展了会议专题培训、田间现场指导、发放技术资料等科技服务。工作站站长张家宏研究员、副站长徐卯林研究员等专家服务团成员,来到句容县后白镇徐巷村会议室,为当地干部和稻虾综合种养农户召开了专题培训会议。张家宏研究员在培训会上作了“稻田综合种养的主要模式及关键技...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粮食作物害虫监测与控制创新团队揭示了球孢白僵菌和棘孢木霉菌协同作用通过激发抗氧化剂和植物激素信号增强了植食性害虫取食诱导的玉米防御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科学前沿(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上。
为落实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两增两减”促丰收行动方案》部署要求,切实做好2022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工作,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制定了2022年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我国油菜病虫害主要包括油菜菌核病、根肿病、病毒病、霜霉病、白锈病、立枯病、猝倒病、枯萎病、黑胫病、灰霉病、黑斑病、软腐病、细菌性黑斑病、黑腐病以及蚜虫、菜粉蝶、小菜蛾、甘蓝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地老虎、薄翅野螟、跳甲、茎象甲、叶甲、尾甲、潜叶蝇等。需要重点防控的病虫害主要有油菜菌核病、根肿病、霜霉病、病毒病和蚜虫、鳞翅目害虫、跳甲、茎象甲等。为做好2022年油菜病虫害防控工作,确保油菜生产安...
松材线虫病疫情自1982年我国首次发现以来快速扩散,已成为威胁我国生态安全、生物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心腹大患。要有效遏制松材线虫病疫情传播危害,必须做到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核心是管住人为传播途径,即严格管控涉疫松木及其制品的加工利用和调运。2018年以来,我国建立了以疫木清理为核心、疫木源头管理为根本的防控思路举措,要求县级疫区内疫木必须粉碎(削片、旋切)后再进行利用,持续释放“严管疫木”的强烈信号。...
2021年12月28日,由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果树保护创新团队完成的“桃园病虫草害精准防控关键技术研发”通过山东农学会组织的成果评价。因疫情原因,会议线上线下协同进行,会议邀请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和山东省农业推广中心的7位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柏连阳院士为评价专家组组长。会议由山东农学会秘书长张希军主持。
近日,科技部公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农业生物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重大病虫害防控综合技术研发与示范”重点专项和“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揭榜挂帅重点专项立项通知,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汪景宽教授牵头承担项目,农学院谢甫绨教授、植物保护学院杨雪清教授、水利学院范昊明教授主持的课题获批立项,获批经费8170万元。
2021年12月17日,受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委托,广西山区综合技术开发中心组织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对植保所承担的广西重大专项“广西区域农业绿色发展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广西瓜类蔬菜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进行过程现场查定。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