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核科学技术 >>> 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核探测技术与核电子学相关记录97条 . 查询时间(3.801 秒)
2016年2月23日,校长姚郁一行参加了由中国广核集团(简称“中广核”)在深圳大亚湾核电基地主办的华龙一号国际峰会,并在会上与中广核签署人才培养合作协议。此峰会是中广核为向世界推介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而举办的高层会议。来自英国、泰国、肯尼亚等10余个国家的代表,以及国家能源局、国防科工局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相关活动。副校长张志俭及相关部门、院系负责人随行参加此次峰会。
据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最新消息,困扰三代核电世界首堆日久、并致工期延误的最大难题——AP1000屏蔽电机主泵,在中国国家核安全局全程参与并见证下,完成其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工程耐久性试验,即将从美国运往中国依托项目现场。
2014年12月17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子散射实验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获得系列成果:中德合作三轴谱仪在去年成功获得铜色散曲线的基础上,今年成功实现由室温到低温6K的变温实验,测得HoFeO3的低温反铁磁衍射谱,在我国首次实现了液氦温度下的中子散射测量。织构谱仪成功完成我国自主研发的锆合金以及变压器用硅钢织构测量,能够解决当前工程建设中面临的诸多实际问题,实现了中子散射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在能源供给日趋紧张,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尚无法完全取代化石能源的当下,发展核电成为多个国家的选择。然而,目前的第三代核电技术仍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其使用的铀资源储量也有限。
2014年3月19日,清华大学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深化高温气冷堆技术产业推广合作协议的签约仪式在清华大学工字厅东厅举行。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王寿君,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祖斌等出席签约仪式。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副校长薛其坤出席签约仪式。协议的签署,将推动清华大学与中国核建校企合作迈上新的台阶。
2013年4月19日,中核集团自主研发的具备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压水堆核电站ACP1000初步设计通过了国家核行业权威鉴定。专家一致认为:ACP1000的技术和安全指标达到了国际上三代核电机组的同等水平,设计、建造能够完全实现自主化。
由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720所)罗小兵研究员课题组和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102室共同承担的快离子损失探针系统的研究工作取得重要进展,2013年3月21日,在HL-2A装置上开展的中性束加热实验中,采用我们研制的基于闪烁体的快离子损失探针系统,首次实现了对损失快离子的测量。该系统的研制成功为在HL-2A托卡马克装置上开展高参数、高约束运行状态下的高能快粒子不稳定性实验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诊断...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西部能源与生态环境政策中心,以前期的核电安全政策研究为基础,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教授Xu Yichong合作,在系统解析福岛核电事故方面再获新进展。文章在RENEW SUST ENERG REV在线发表。
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电子科技工程师2012年9月18日表示,他们发现由单壁碳纳米管制作的晶体管(SWCNT)具有在苛刻太空环境中生存的能力。目前他们正在研究电离子辐射对晶体结构的影响,以及支持开发以SWCNT为基础的用于太空辐射环境的纳米电子设备。 实验室材料研究工程师科里·克瑞斯表示,环绕地球外围的电粒子带存在着辐射,太空电子设备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其长时间暴露在辐射环境中而不易受到影响,新的研究...
国家科技部组织专家在德阳市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核电汽轮机焊接转子的开发”重点项目进行了验收。专家组听取了项目执行情况汇报,审阅了有关资料,并考察了研发现场,经质询和讨论认为:该项目完成了预定的目标任务,达到了考核指标要求,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
2012年3月12日上午,核探测与核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揭牌仪式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行。中国科大物理学院院长刘万东主持揭牌仪式。校党委书记许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所长、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贻芳在揭牌仪式上致辞,对该实验室在6年内由“联合实验室”到“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再发展为“国家重点实验室”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高度的评价,并希望两个单位在这个共同创建的平台上,团结合作,使之成为...
第二次微结构气体探测器(MPGD)研讨会于1月5日至1月6日在高能所举行,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物理与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近100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开幕式由清华大学李玉兰教授主持,高能所实验物理中心主任陈元柏致欢迎词,特邀基金委...
氮化镓(GaN)是一种III / V直接带隙半导体,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代表,随着其生长工艺的不断发展完善,现已广泛应用于光电器件领域,如激光器(LD)、发光二极管(LED)、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HEMT)等。GaN基材料的良好抗辐射性能和环境稳定性,使得其在核探测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在新型核电池领域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因为GaN辐生伏特效应核电池相比于常规的窄带半导体核电池而言,具有更高...
2010年9月29日,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在钓鱼台国宾馆分别与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签署共建核电软件工作站协议。
“核电的主要过程是核燃料循环的过程,包括核燃料来源及制备、核电机组和核乏料处理等。在整个过程中,核安全性是重中之重,也是核电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中科院副院长、中科院院士詹文龙在日前举行的中科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综合报告中作上述表示。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