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 >>> 材料科学 >>> 复合材料 >>> 金属基复合材料 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51-165 共查到知识要闻 复合材料相关记录901条 . 查询时间(0.835 秒)
近年来,超级电容器凭借其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高效率、高操作安全性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重型汽车、卡车和电动汽车。隔膜作为超级电容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及安全性至关重要。目前,市售的电池隔膜通常存在力学性能低、离子输运受限、电解质润湿性差、热稳定性差等缺陷,极大地限制了超级电容器的发展。
平面手性分子在不对称催化、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中均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其已经作为高效催化剂或配体广泛应用在不对称催化中(图 1a)。因此,开发高效引入平面手性的方法受到化学家们的广泛关注。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碳氢键官能团化反应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为光学活性分子的合成提供了一种高原子和步骤经济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利用不对称碳氢键官能团化的方法已经实现了多种平面手性1, 2-二取代茂...
因科研需要,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葛一瑶课题组诚招博士后2~3名及科研助理2~3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精细无机粉体材料的高效制备、微观结构调控与形成机理研究;2)特种结构陶瓷及其复合材料的合成与性能优化;3)微纳米材料的晶相结构调控;4)结构功能一体化纳米陶瓷材料等。欢迎有志青年加入。
2022年11月2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材料研究部冯尚蕾副研究员荣获国际先进材料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dvanced Materials, IAAM)颁发的2022年度IAAM科学家奖(IAAM Scientist Award),以表彰她在先进复合材料研究领域做出的出色成就。
环氧乙烯基酯树脂(VER)是国际公认的高度耐腐蚀树脂,广泛应用于化工容器、管道内壁、船舶等高强度、耐腐蚀的化学环境中。废弃热固性环氧乙烯基酯树脂由于其特殊的三维网状结构,难以在自然界中降解。大量废弃乙烯基树脂及其复合材料无法得到有效处理,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会产生严重的陆地和海洋污染问题。化学回收方法因其回收条件温和、回收率高,成为目前最有效的回收方法。但是环氧乙烯基酯树脂的交联度高,酯键密度低...
近日,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团队受贝壳材料异质结构和层间高强度矿物桥协同增韧机制的启发,创新性地提出金属配位层间交联方法,解决了柔性热敏弹性体在可穿戴应用方面的关键科学问题,展示了纳米纤维素在不同维度结构复合材料制备上的范例,实现了在多个场景中无信号失真的可穿戴热敏弹性体温度检测。
2022年10月10日,我国首个万吨级48K大丝束碳纤维工程第一套国产线在中国石化上海石化碳纤维产业基地投料开车,并产出合格产品,产品性能媲美国外同级别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标志着中国石化大丝束碳纤维从关键技术突破、工业试生产、产业化成功走向规模化和关键装备国产化,一举破除我国碳纤维生产和装备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真正实现自主可控。
压水堆(PWR)核电厂一回路压力边界材料服役于高温高压水环境中,部分腐蚀产物(金属离子和氧化物颗粒)会释放到一回路循环水中。在过冷泡核沸腾工况下,金属离子和氧化物颗粒会沉积在包壳表面形成污垢。污垢的存在降低了包壳的传热效率,增加热阻,提高表面温度,可能引起垢致局部腐蚀(CILC);多孔污垢中硼元素的富集可能导致垢致功率偏移(CIPS)或轴向偏移异常(AOA),影响反应堆运行的安全性与经济性。因此,...
2022年10月18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DNL1901组)陈萍研究员、郭建平研究员团队与厦门大学吴安安副教授团队合作,发现碱(土)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锂(LiH)可通过化学链方式,介导苯胺C-N键氢解生成苯和氨(简称为“CL-HDN”),并提出其中负氢(H-)亲核进攻苯环促进芳基C-N键断裂是该过程的关键步骤。
2022年10月18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研究员陈萍、郭建平团队与厦门大学吴安安副教授团队合作,发现碱(土)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锂(LiH)可通过化学链方式,介导苯胺C-N键氢解生成苯和氨(简称为“CL-HDN”),并提出其中负氢(H-)亲核进攻苯环促进芳基C-N键断裂是该过程的关键步骤。
微波复合介质材料是一类主要由微波介质陶瓷和树脂复合而成的兼具陶瓷优异介电、热学性能和树脂低密度、高韧性的功能性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5G/6G通信、卫星导航、电子对抗等领域。鉴于微波器件的尺寸与材料的介电常数平方根成反比,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是实现器件小型化的关键。
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捕获和连续循环利用是应对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发展高效的能源捕获与回收材料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过去的十年间,各种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捕获材料或装置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能量回收和循环系统的研究也取得了快速而显著的进步,但目前科学研究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仍然是一个急需面对的挑战。一方面,污染物、酸碱腐蚀、冰覆、风吹等外界因素不仅会降低材料的能量回...
开展海洋环境要素及环境污染物长期原位监测,对于海洋生态环境评价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聚合物敏感膜电位型传感器具有体积小、操作简单、不受样品颜色及浊度影响等优点,在海洋环境长期原位监测中展现出应用前景。然而,聚合物敏感膜的表面疏水性强,在海洋环境中易吸附蛋白质、油类、微生物等物质,从而在电极膜表面引发污损,导致检测信号失真、使用寿命缩短等问题。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研究员秦伟课题组对防污损传...
地球是生命的家园,孕育着无数种类的生命,但人类以及大部分生物对生存环境的要求都十分苛刻:温度适宜、水份充足等。随着极端严寒和极端高温天气的频发,无源被动热管理技术已经不仅涉及节能减排问题,而且关系到在荒野、能源缺乏等地区的生存等问题;而地震、森林火灾、台风、泥石流、海啸等自然灾害,在人口聚集区也可能造成能源匮乏以及饮用水的短缺。如何保障上述情况中人们的保暖和饮水的应急需求,成为目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
地球上每年近三分之一的一次能源消耗被用来克服各种系统和设备的摩擦,这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能量损失,而且限制了能源效率的优化。具有极低能耗的超低摩擦已成为工业应用中节能、环保和机器长寿命运行的关键。因此,设计减摩抗磨方法对于节约能源、提高机械装置使用寿命、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基于减缓磨损现象、控制摩擦行为等进展,使得摩擦系数(COF)小于0.01的绿色超低摩擦现象被认为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可行...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