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古地理学 >>>
搜索结果: 76-81 共查到知识要闻 古地理学相关记录81条 . 查询时间(2.594 秒)
亚洲内陆是北半球最大、最广阔的中纬度干旱区,其新生代干旱历史、演化进程、动力机制与新生代全球变冷、青藏高原的隆升、中亚造山带的构造复活以及新特提斯海退密切相关。因此,探究新生代亚洲腹地,特别是有“死亡之海”之称的塔里木盆地干旱化过程与机制,成为新生代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新生代以来地球上最为显著的的气候变化之一就是发生在距今3400万年前,始新世(Eocene)/渐新世(Oligocene)界线的降温事件。它表现为地球气候从此前的温湿期(Green House)快速转变为冰室期(Ice House),并在南极开始出现冰盖(即南极冰盖),同时伴随全球气温的显著下降。目前对始新世-渐新世(E/O)界线古气候变冷事件的研究主要来自深海钻探与大洋钻探所获取的深海岩芯,而来...
塔里木盆地的沙漠究竟从何而来?日前,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的学者们通过“沉睡”在塔里木盆地下1000多米的沉积岩心,解开这一谜团。大约五百万年前,塔里木盆地曾出现过大规模湖泊群,但终因周围山体抬升阻止水汽进入盆地,导致湖泊永久消失,变为沙漠。
虽然地球早期的环境使水无法保留在地球表面,但是科学家们已经找到证据证实形成水的原料或许就保存在地球内部的岩石中。这一新发现表明,太阳系内的水比之前的研究结论早了1.35亿年。
趋磁细菌能在细胞内合成有生物膜包被、纳米尺寸、单磁畴(SD)的磁铁矿(Fe3O4)或胶黄铁矿(Fe3S4)晶体颗粒—磁小体。磁小体合成条件和生物控制矿化机理是利用化石磁小体重建古环境和开发新型磁性纳米材料的重要前提。过去,磁小体一直被认为是在基因严格调控下的产物,即晶形完美和化学纯度高等,是否也受到细菌生长环境变化的影响并不清楚。
近日,中国石油大学接到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编委会的正式通知,依据文献计量学的原理和方法,经研究人员对相关文献的检索、计算和分析,以及学科专家评审,中国石油大学主办的《古地理学报》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即第五版)之地质学类的核心期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