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质学 >>> 沉积学 >>>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沉积学相关记录170条 . 查询时间(1.908 秒)
近日,中国科学院人事局公布了2015年度创新交叉团队入选名单,我所江和龙研究员牵头的“沉积物生物电流修复”创新交叉团队入选,实现该类项目的突破。 江和龙现任我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和江苏省“333”人才工程入选者,具有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多年海外科研工作经历,长期从事环境生物技术领域研究。该创新交叉团队将致力于沉积物微生物与导电材料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涉及环境...
2015年9月16日上午,应河海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邀请,英国卡迪夫大学物理与工程学院国际事务院长Stephen Bentley教授到我校做了题为“Landslides on Flat Ground”的学术讲座。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楼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和2012级地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等110余人聆听了报告。 Stephen Bentley教授以英国某地发生的...
近年来,晚更新世高湖面(或大湖期)的年代学争论各持己见,主要表现为新近发展的OSL测年结果对基于大量14C数据提出的MIS3大湖期的假说提出了挑战。然而该地质事件年代框架差异的原因可能是不同地区湖泊本身存在不同的地质演化历史,也可能是不同测年技术本身差异导致。因此,针对同一(晚第四纪)湖泊沉积序列,采用这OSL和14C两种方法系统测年比较研究,有望揭示高湖面事件年代差异的内在原因。
冈底斯砾岩带分布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北侧,是拉萨地块上最早发现源自缝合带南侧地体碎屑物质的地层单元,其沉积时代曾被用于限定印度-欧亚板块初始碰撞时代的上限,因此具有重要的构造意义。且这套地层是现今雅鲁藏布江河谷保存的最早的河流相沉积,记录了雅鲁藏布江早期演化的信息。
光释光(OSL)测年技术是晚第四纪沉积物最重要的测年手段之一。近年来,该技术发展迅速,已经广泛应用于风成、湖泊和河流等沉积物的定年研究中,国内外OSL年代学实验室的数量和规模也迅速增加。在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光释光实验室通过近两年的建设,于2013年12月正式开始运行。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所“一三五”课题、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以及中国博士后基...
“好奇”号发现火星曾有水新证据     火星  有水  岩石       < 2014/12/10
美国航天局2014年12月8日宣布,“好奇”号火星探测器为火星夏普山拍摄的高清晰度岩石照片显示,这座位于火星陨石坑里的山丘或许由一座大型湖泊的积物长期堆积、风化而成。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成为火星地质历史上曾存在流动水的又一有力证据。
2014年11月17日,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牵头的国家标准《海洋沉积物间隙生物调查规范》编制组启动协调会召开。 海洋所所长孙松,编制组组长、副所长李铁刚,编制组副组长、副所长王辉,以及来自同济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8家参...
黑碳由化石燃料和生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并广泛地存在于各类环境介质中。在大气环境中,黑碳不仅仅可以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而且可以作为载体影响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传输。相关研究表明由于人类活动的加剧,黑碳的产生量逐渐增加。大气中的黑碳最终将通过干湿沉降而沉降到土壤中,并可以保存上千年。泥炭地具有厌氧环境和连续沉积的特点,是一类可以很好的保存并反演出历史时期黑碳沉积通量的载体,适合用于研究历史时期黑碳沉积通...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 PCBs)和多溴联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PBDEs)在工业领域的大量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由于这两类化合物在环境中非常稳定,难降解并且易沿食物链富集,环境中的多氯联苯和多溴联苯醚,可以通过饮食、呼吸、接触等途径进入到生物体,从而危害生物体及人体健康。
中国科学技术研究所近日公布了“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我校朱弟成教授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于国际地学期刊Gondwana Research的论文The origin and pre-Cenozoic evolu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入选2013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这是朱弟成教授的论文第二次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第一次入选的论文于2011年发表在E...
氮素是影响湖泊营养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氮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在湖泊营养盐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硝化作用(NH3→NO2-→NO3-)是氮循环过程的关键步骤,而氨氧化(NH3→NO2-)是硝化作用的限速步骤。氨氧化微生物是氮循环过程的重要驱动者,其群落结构、丰度和活性等会受到温度和营养负荷等环境因子的影响,进而会影响生态系统中的氨氧化过程。总体上看,近年来对氨氧化微生物(氨氧化古菌(ammonia-o...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化研究室近日完成了南黄海07孔岩芯高分辨率采样,获取沉积、地磁、地化、微体和年代学等研究的样品4500多个。此次岩芯钻孔是南京地理所十多年来从以湖泊沉积研究为主扩展到海陆相沉积研究的第一深孔。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化研究室近日完成了南黄海07孔岩芯高分辨率采样,获取沉积、地磁、地化、微体和年代学等研究的样品4500多个。此次岩芯钻孔是南京地理与湖泊所十多年来从以湖泊沉积研究为主扩展到海陆相沉积研究的第一深孔。该钻孔地点为黄河/古黄河与长江/古长江两大河流入海的近海区,过去20多年来钻孔研究不下数十个,但绝对年代难有超过3~4万年。此次取样放射性碳、光释光、古地磁...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孙立广研究小组在南海研究中获得新进展,研究表明:肆虐我国东部的沙尘暴南界可到达南海西沙群岛,并确定了其特殊的传送方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5月21日出版的nature MIDDLE EAST 上,论文的第一作者为刘毅博士。
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可能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后果普遍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科学界和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并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研究领域。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面临的一系列科学问题时,理解气候变化的机制是趋利避害、采取措施的科学基础。对气候变化机制的全面理解,需要对过去气候变化历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北半球高纬地区的高分辨率研究发现在末次冰消期的总体增温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以“快速增温/降温”为主...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