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
搜索结果: 16-30 共查到知识要闻 人文地理学相关记录139条 . 查询时间(3.173 秒)
人文地理学科是符合国家战略需要的重要学科,与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不断推进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实施,以及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和浙江大花园建设的推动,人文地理研究也将日渐突显其重要作用。现国家层面已经把人文地理与经济地理列入符合国家战略需要且长期薄弱的学科行列,今后将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这对人文地理学科而言,既是危机,也是一个极好的发展机遇。
近日,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旗下的国内权威学术期刊《地理学报》刊发山东农业大学公管学院王明杰老师与华中师范大学大学余斌教授合作论文《江汉平原乡村重构特征与转型机理及振兴路径》,彰显我校在学科交叉融合和人文学科特色建设上取得持续进展。
2020年5月14日,我校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刘晨副教授在国际地理学知名学术期刊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地理学进展)在线发表了题为“Rethinking the timescape of home: Domestic practices in time and space(反思家庭时间景观:时间与空间中的家庭实践)”的理论观点论文。人文地理学长期致力于“时间-空间-...
2019年12月21-23日,第三届人文与经济地理学青年论坛在北京举办,主旨是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探讨学科前沿,促进青年人才交流与成长。论坛吸引了全国100余家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0余名学者参会。
2019年12月4日上午,以缅甸雅达那蓬大学校长貌貌奈博士为团长的缅甸大学校长代表团一行,在云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李晨阳的陪同下访问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会见代表团一行。陈志敏对代表团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复旦大学的基本情况、与云南大学的对口合建情况以及澜湄合作的简况,鼓励缅甸高校与复旦大学加强交流、开拓合作。
2019年11月21日上午8:30,应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的邀请,来自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朱竑教授在地理科学学院仓山校区邵逸夫楼五楼会议室开展了以“新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范式与实证”为主题的学术讲座。讲座由吴福忠教授主持,人文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以及生态学等专业师生到场聆听。
2019年10月13日,东北师范大学城市地理学重点学科、地理科学学院举办2019年“城市与区域地理前沿问题”学术沙龙活动。本次沙龙由刘艳军教授和杨青山教授主持,地理科学学院院长白娥教授出席本次活动,并致欢迎辞。
2019年9月21-22日,中国地理学会地理模型与地理信息分析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举办。会议由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地理资源所葛咏研究员任大会主席,廖一兰副研究员任大会秘书长。来自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南大学、西北大学、中国海洋...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科睿唯安(Clarivate)最近公布了2018年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西安交大共4名教授入选。其中,能动学院郭烈锦院士、理学院丁书江教授、材料学院马伟教授三人入选交叉学科领域的高被引科学家名单,人居学院程海教授入选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单。
2018年7月12-14日,中国人文地理学术年会在珲春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近12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共800余人参加了大会。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人文地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延边大学和珲春市人民政府承办,吉林省地理学会、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等单位协办。本次年会的主题为:新时代大国人文地理学的创新与使命和“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北地区绿色发展与东北亚国际合...
面对风云莫测的国际形势,高校将有何作为?2018年6月19日,由湖南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的以“朝鲜半岛和平安全机制的构建”为主题的中韩学术研讨会在枫林宾馆举行。会上,湖南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正式成立。这是我国中南地区首个以东北亚地区的问题与发展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中心,打破了我国北方地区东北亚研究一统天下的局面。
2006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自2017年改为“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为更好地整合力量,为我国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地理资源所成立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为主任、闵庆文研究员等为副主任的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为“中心”),并利用参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准备的有利条件,确定了“以农业文化遗产为突破口”的发展思路。
近日,在我国杰出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现代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奠基者吴传钧先生诞生100周年之际,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学部道德建设委员会在北京举办了吴传钧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会上,颁发了第二届吴传钧人文与经济地理优秀论文奖。我校环境与规划学院李二玲教授的论文《欠发达农区传统制造业集群的网络演化分析:以河南省虞城县南庄村钢卷尺产业集群为例》荣获第二届吴传钧人文与经济地理优秀论文奖(二等奖)。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