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天文学 >>> 射电天文学 >>> 射电天体物理学 射电天文方法 射电天文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36-15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射电天文学相关记录230条 . 查询时间(2.025 秒)
人民网北京2月6日电(赵竹青)由我国主导研制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首台天线(SKA-P)今日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54研究所启动。
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的安涛研究员应邀以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的身份在《Nature Astronomy》上发表了一篇标题为《东亚甚长基线干涉观测网的性能和前景》(Capabilities and Prospects of the East Asia 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Network)的综述文章。论文回顾了东亚VLBI网的建设历程,阐述了当前现状和观...
2018年1月19日,爱思唯尔发布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1793名最具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学者入选。我校3位教授继2016年后再次入选,入榜学者总数并列全国第78位。3名入榜教授为数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蒋达清教授,物理学和天文学学科入选者、理学院孙道峰教授,免疫和微生物学学科入选者、原化学工程学院党宏月教授。
2018年1月15日,教育部在京召开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推进会,宣布首批共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我校24门课程入选,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我校被认定的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均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至少完成了两期教学活动,课程质量高、共享范围广、应用效果好、示范性强,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医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
国家天文台明安图观测基地余思捷博士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Edward Kontar博士等人合作,利用国际著名的新一代低频射电成像干涉望远镜LOFAR的高时空和频谱分辨率的宽带频谱成像数据,首次定量给出日冕传播效应对太阳射电观测结果的影响,该成果于近日发表在著名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杂志。太阳剧烈爆发会产生大量高能电子,这些高能电子与磁场、等离子体发生耦合作用在多个...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在射电天文远程观测系统建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实现了脉冲星计时等观测的远程化。授时中心守时理论与方法研究室、导航与通信研究室等科研部门合作在西安临潼,通过统筹调度天线控制、时间同步、终端控制、数据处理、天线活动监视等现有资源,实现了对位于商洛洛南的40米射电望远镜系统的远程控制。两地相距约100km,通过远程控制可进行脉冲星计时观测、谱线观测等工作。
中国科学院新疆天文台星系宇宙学团组王震利用65米射电望远镜L波段观测C/2013 US10彗星时,在一颗彗星的挥发气体中同时探测到1667/1665 MHz两条羟基吸收线。该成果为国内首例。奥尔特云区的彗星C/2013 US10 Catalina距离太阳约10万天文单位,包含较为丰富的太阳系星云原始遗迹物质;其轨道离心率略大于1,双曲线轨道;于2015年11月至12月距离太阳约0.8天文单位飞掠太...
近期,新疆天文台脉冲星团组副研究员Dr. Rai Yuen在脉冲星辐射特性变化的研究工作中,对射电轮廓的唯一性进行了推广,其研究成果发表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 MNRAS,2017, 469, 2049)。望远镜所接收到的单脉冲信号一般是剧烈变化的,但是将它们大量折叠以后得到的平均脉冲轮廓却是极其稳定的,并且对于每一颗脉冲星都具有唯一性,是终生不变的指纹标记。对于一些脉冲星而言,它们的平均脉...
2017年8月20日,阿根廷圣胡安省府签署了出资支持并主导实施中阿合作40米射电望远镜项目(以下简称CART项目)园区四通一平的承诺书,承诺除四方协议中明确规定的水、电、路、网建设外,省府将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并负责CART项目现场开挖、施工场地场平与固化等的实施。作为2015年6月22日签署的四方合作协议的补充协议,该承诺书由省府与圣胡安大学联合签署。承诺书进一步明确了圣胡安省府和国立圣胡安大学在...
我国著名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北京天文台原副台长南仁东于北京时间2017年9月15日23时23分因病逝世,享年72岁。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袁尊理、王建成等结合更全面的观测数据,充分考虑样本谱指数分布的影响,利用贝叶斯方法计算了活动星系核(AGN)的射电光度函数,发现射电噪AGN的演化遵从由密度演化和光度演化共同主导的混合演化模式,并给出了无量纲化的密度演化和光度演化(图1)。
2017年6月25日,上海天文台在佘山科技园区组织召开了“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高频接收机系统验收会”。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天文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九研究所、第五十四研究所、第十六研究所和西安测绘研究所的8名专家组成了验收评审专家组。我台洪晓瑜台长、射电领域专家和项目组成员参加了验收会。
2017年5月30日是中国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为表彰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作出卓越贡献、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优秀科研团队,中国首次设立“全国创新争先奖”。5月27日,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全国创新争先奖励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中央军委科技委负责同志,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奖者和获奖团队代表、科技界代表等参加了会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
最近,云南天文台射电天文研究组董亮高级工程师等,会同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相关专家,提出的专利“一种针对太阳射电爆发干扰导航系统事件的预警平台及其方法”(专利号ZL201420706175.X),获得昆明市2016年专利奖二等奖。
2016年12月22日,国内首个暗能量探测项目,十二五国家863计划“暗能量射电探测关键技术”课题顺利通过技术验收并开始正式观测,有望在十三五期间取得国际天文突破性观测成果。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