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化学 >>> 化学物理学 >>>
搜索结果: 76-90 共查到知识要闻 化学物理学相关记录588条 . 查询时间(4.819 秒)
2019年3月15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组织有关专家,在兰州对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承担的2项中国科学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区域重点项目“钴蓝/凹凸棒石纳米杂化颜料的创制与产业化”和“枸杞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进行了验收。中科院兰州分院分党组书记、副院长张怀刚、兰州化物所副所长周峰和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科技合作处副处长王兵等出席了验收会,中科院兰州分院院地合作处处长金健主持了...
最近,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徐森苗团队设计了一类新型的手性硼基配体。他们以简单易得手性1,2-二胺和1,2-氨基醇为手性源,经过简单的反应实现了一系列手性双齿硼基配体的首次合成,并确定了其中一个配体的铱络合物的单晶结构(图1)。利用这些配体,研究人员首次实现了配位键导向的过渡金属铱催化的芳基碳氢键的高效高选择性不对称硼化反应(图2)。他们以潜手性的二芳基甲基胺...
近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王晓龙研究员团队,基于生物兼容的人工合成高分子和天然活性大分子制备物理交联水凝胶的策略,成功开发了聚乙烯醇(PVA)+κ-卡拉胶的复配水凝胶墨水。借助墨水直写(Direct ink writing)打印技术,实现了复杂水凝胶结构的精细打印制备,包括水凝胶管、三维支架以及耳朵等。通过冷冻-解冻循环后处理技术,在水凝胶结构中形成物理交联网络,从而制备出高强度、耐溶胀的...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羰基合成与选择氧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夏纪宝课题组一直致力于惰性键活化与C1分子 (CO和CO2)催化转化领域的研究,使用CO2为C1源,成功实现了一系列还原脱氧碳-碳成键反应 (Org. Lett. 2018, 20, 3282; Org. Lett. 2017, 19, 4259; Adv. Synth. Catal. 2018, 360, 2364)。最近,他们使用CO...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选择氧化研究组研究员高爽、副研究员王连月等在催化氧气高效断裂1,2-二醇C-C键及反应过程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以通讯的形式发表于Nature新刊《通讯-化学》(Communications Chemistry)上。1,2-二醇断裂是有机化学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引入羰基的合成方法。传统1,2-二醇断裂所使用的氧化剂包括高碘酸、高碘酸钠、四醋酸铅、高锰酸钾等,为了...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质转化技术研究组研究员张宗超团队在液态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乙二醇(PDMS-PEG)-乙醇-水溶剂体系中,通过乙醇将二价和四价的铂离子还原,制备出了还原态单核铂原子。并通过与美国特拉华大学(University of Delaware)教授白实合作,对制备的含高浓度单核铂原子的液体和将该液体进行固载后的样品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和理论计算,证明了该还原态单核铂原子能够...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副研究员何腾和研究员陈萍领导的团队与厦门大学教授吴安安、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Tom Autrey等合作,在储氢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背页封面形式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氢以其能量密度高、无污染等优点,一直被认为是能量储存和运输的理想载体。然而,缺乏安全高效的储氢介质被认为是...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赵博等人首次成功观测到了超低温下钠钾基态分子和钾原子间的散射共振。课题组从温度为几百纳开的超冷钠和钾原子混合气出发,制备出处于不同超精细态的钠钾振转基态分子,并将之与处于不同内态的钾原子相混合。在此基础上,通过精密的调节磁场来精确地调控原子分子散射态和三体束缚态的能量差,成功的在分子损失谱上观测到了超低温下钠钾基态分子和钾原子间的一系列散射共振峰。对含有高达49个电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赵博等利用超冷原子分子量子模拟在化学物理研究中取得突破:他们通过对磁场的精确调控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超低温度下基态分子与原子之间的散射共振,向基于超冷原子分子的超冷量子化学研究迈进了重要一步。1月18日,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具有强大的并行计算和模拟能力,不仅为经典计算机无法解决的大规模计算难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也可有效揭示复杂物理系统的...
2019年1月17日至18日,中科院分离分析化学重点实验室第三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我所召开。会议由学委会主任江桂斌院士主持,副主任张玉奎院士、张先恩研究员,委员汪尔康院士、陈洪渊院士、杨胜利院士、柴之芳院士、杨秀荣院士、谭蔚泓院士、刘虎威教授、吴家睿教授、张新荣教授、刘买利研究员、秦钧研究员和许国旺研究员,以及我所副所长金玉奇,科技处、重点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和研究生15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赵博等利用超冷原子分子量子模拟在化学物理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他们通过对磁场的精确调控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超低温度下基态分子与原子之间的散射共振,向基于超冷原子分子的超冷量子化学研究迈进了重要一步。1月18日,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上。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具有强大的并行计算和模拟能力,不仅为经典计算机无法解决的大规模计算难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也可有效揭示复...
2018年12月24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有机催化研究组研究团队和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正丁醛一步催化转化制备丁酸丁酯中试技术”科技成果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技术工艺先进,创新性强,建议尽快开展万吨级规模的工艺包编制和工业化生产”。丁酸丁酯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水果香味的液体,天然存在于苹果、香蕉、葡萄和草莓等水果...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杂分子体系反应动力学研究组研究员韩克利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非铅双钙钛矿纳米晶,并详细讨论了其激发态载流子动力学机理,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用于光伏或发光体系的双钙钛矿的结构通式为A2MM'X6,其中A为一价阳离子(Cs+,CH3NH3+等),M为一价金属阳离子(Ag+,Au+,Cu+等),M'为三价金属...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碳资源小分子与氢能利用创新特区研究组副研究员孙剑带领的团队与浙江师范大学、宁夏大学和日本富山大学等合作,在多步催化加氢反应的选择性控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团队发现了一种可替代贵金属的铜基加氢催化剂,在加氢反应中表现出与传统铜催化剂完全不同的催化性能。相关研究成果以全文的形式发表于《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
近日,我所光电材料动力学特区研究组(11T6)吴凯丰研究员团队基于稀土金属镱掺杂的纳米晶材料,首次提出“量子裁剪太阳能聚光板”概念,并基于该概念,制备了高效率太阳能聚光板原型器件。相关成果发表于《纳米快报》(Nano Letters)上。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