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 >>> 物理学 >>> 高能物理学 >>> 基本粒子物理学 宇宙线物理学 粒子加速器物理学 高能物理实验 高能物理学其他学科
搜索结果: 121-135 共查到知识要闻 高能物理学相关记录607条 . 查询时间(3.519 秒)
2021年底,在位于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物理学家在CMS(Compact Muon Solenoid)实验上首次发现三J/y粒子同时产生事件。2022年4月13日,清华-南师CMS研究组成员、本科生顾晋京代表CMS合作组在美国物理协会四月会议(APSPhysics April Meeting 2022)上报告了这一结果[1]。
由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系统,在宏观上服从不同的统计分布规律。自然界中的量子物质存在两种微观粒子,一种是玻色子,满足玻色-爱因斯坦统计,另一种是费米子,满足费米-狄拉克统计。然而,对于相互作用的量子体系,玻色-爱因斯坦统计及费米-狄拉克统计并不是仅有的量子统计形式,比如二维电子气体中可以涌现出分数化量子统计,即任意子(anyon)统计。1991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F. D. M. Ha...
大视场巡天望远镜项目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双一流”重点建设项目,也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部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通过“科教融合”联合共建的重要天文装置,建成后将成为北半球巡天能力最强的光学时域巡天望远镜,填补国内乃至整个北半球大规模深度时域巡天专用监测设备空白,对发展大规模时域巡天新方向,提升我国天文图像巡天的观测能力起到重要作用。预期在时域天文、太阳系天体和近邻宇宙结构研究方面率先取得重大突破...
R值是正负电子湮没产生强子与一对正负缪子的领头阶截面的比值,是粒子物理学中最重要的物理量之一。精确的R值数据对缪子反常磁矩的理论计算具有重要意义。最新的缪子反常磁矩的实验测量值和理论计算值的差别达到约4.2倍标准偏差,暗示着新物理的存在,因而成为当前粒子物理的热点话题。由于微扰量子色动力学在小于5 GeV低能区的不适用性,实验测量是获取高精度R值的唯一途径。因此,R值测量对缪子反常磁矩相关新物理机...
R值是正负电子湮没产生强子与一对正负缪子的领头阶截面的比值,是粒子物理学中最重要的物理量之一。精确的R值数据对缪子反常磁矩的理论计算具有重要意义。最新的缪子反常磁矩的实验测量值和理论计算值的差别达到约4.2倍标准偏差,暗示着新物理的存在,因而成为当前粒子物理的热点话题。由于微扰量子色动力学在小于5 GeV低能区的不适用性,实验测量是获取高精度R值的唯一途径。因此,R值测量对缪子反常磁矩相关新物理机...
近期,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了2020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在粒子物理与核物理领域,我校马余刚院士、马国亮研究员、黄旭光教授入选,显示了我校近年来在粒子物理与核物理领域的良好发展势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潘建伟、姚星灿、陈宇翱等与澳大利亚科学家胡辉合作,首次在处于强相互作用(幺正)极限下的费米超流体中观测到了熵波衰减的临界发散行为,揭示了该体系存在着一个可观的相变临界区,并获得了热导率与粘滞系数等重要的输运系数。该项工作为理解强相互作用费米体系的量子输运现象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信息,是利用量子模拟解决重要物理问题的一个范例。2月4日,该成果以长文(research articl...
记者2022年1月27日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获悉,由该所承担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的探测器现场安装工作近日已全面展开。中科院高能所表示,因中微子研究的科学意义重大,国际竞争激烈,为争取早日完成探测器安装,江门中微子实验建设项目春节期间不停工,工程技术人员将持续在现场进行安装工作。
2022年1月2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强场激光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量子涡旋散射的角动量特性及高能粒子量子态操控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团队从理论上解决了高能粒子散射中的角动量守恒和转移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操控高能粒子量子态特性的新原理,相关成果发表在Phys. Rev. D和Phys. Rev. Research上。
2021年12月31日,CSNS加速器顺利完成本年度运行任务。2021年全年,CSNS加速器首次实现全年度100kW供束运行,完成有效打靶供束时间5148小时,供束期间的束流可用率达到96.1%,年度运行指标再创新高,达到国际同类装置的先进水平。
2021年12月24日,加速器中心研制的15mm周期长度,半米长超导波荡器样件在垂直杜瓦中完成励磁与磁场测量。结合10月26日完成的水平恒温器内的励磁测试,半米长超导波荡器样件研究取得成功。15mm是国际上超导波荡器的最短周期长度之一,有利于产生高光子能量。其综合工艺复杂,技术难度高。
日前,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主办学术期刊再创佳绩,办刊成绩取得突破。在中国核学会发布的《中国核学会核领域期刊分级目录(2020)》中,《中国物理C》入选T1级期刊,《辐射探测技术与方法(英文)》入选T2级期刊。
2021年12月27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组织专家对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II)2022年运行计划进行了评审。专家组由来自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化学研究所等单位的7位专家组成,组长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张焕乔院士担任。
近日,清华大学物理系刘永椿副教授等人提出利用周期脉冲驱动实现原子自旋压缩的方案,能够在常见的耦合系统中制备自旋压缩态,将这种量子态作为干涉仪的输入态,测量精度可达到海森堡极限。研究成果以“Dynamic synthesis of Heisenberg-limited spin squeezing”为题发表于《npj Quantum Information》。
2021年12月16日,经加速器部、束控部以及通用技术部的通力合作,HEPS直线加速器工艺设备支架完成了隧道安装并通过验收。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